经济有其永恒的真理,然而越来越多的国家现在认为利率零下限并非其中之一。在我看来,人们不一定要视负利率为反常的,实际上,负利率是可以偶尔拿出来用用的,但前提是这么做并不是为了给美联储已经耗尽的工具箱增加容量。我认为,当超宽松货币政策一直失败时,再一味地追求超宽松货币政策将有悖于逻辑。
) t& ]" J, y$ z' R7 I' k1 _/ G
- W! a4 l) A/ n$ y# _0 t8 N
: K! B9 V/ @8 @$ P 所谓的“利率不可能为负”一直是很多经济学说的支柱。对于凯恩斯的“在市场没有干预的前提下,自由市场经济无法实现充分就业”观点而言,它至关重要。负利率的理论还使人们对这种观念产生怀疑——即宽松的货币政策即足以,以致于创造了政府可以肆意扩大开支的理论工具。尽管超宽松货币政策和政府膨胀都无效,但是它们却在公众思想里更根深蒂固。
D$ z; }0 c, i! I9 `1 o/ L, y W* n) P0 A
: n, a% b& V/ k4 h 让人们改变固有的负利率观点可能需要花很长时间,陌生必然伴随着不安和怀疑。9 M6 A, H- N6 M% ^5 z$ P" Z
5 ]/ }2 {- p7 U: F5 t6 I* ~: W% P
2 z2 K! q" T, e. J
人们普遍视负利率为“很快就会消失”的反常现象。“从现在开始每年收到的1000美元都会比现在口袋中的1000美元价值高”的观点有悖于人们的常识。但是实际上,从长远看,这是可能的。现在的1美元和未来的1美元并不一样。当通胀率足够高时,未来的1美元价值更低。按照同样的逻辑思考,当价格持续下跌时,未来的1美元可能比现在的1美元更高价值。在通缩率足够高时,利率应该为负!
" l# i3 }* b2 M2 Z! `6 f8 c
% ~) F+ x; z" U' W( ?1 k4 P2 Q" H E0 x2 A/ o5 w4 k6 E7 f
这一观点解释了为什么“负利率政策如此罕见”以及“它们的存在长久以来一直得不到认可”。我们且暂时忽略央行的干预措施,通胀率越高,利率也将越高。相应的,负利率也应该与负通胀率相关。但是出于显而易见的政治原因,负利率有悖于常规,即使实行了,也不会持续太长时间。这就是正利率成为历史常态的原因。我们应该感激保守的瑞士,因为它自然地指出了一条负利率政策。令人惊讶的是,瑞士通过始终保持货币价值居世界各国货币之首来为负利率政策保驾护航。- r, \+ C- v! {! B! A
; F; O0 O8 f" ]0 C. Y) Q# d$ t1 M& }8 V' T# a* c' Z
许多美联储的批评家们基于“负利率从根本上说是反常的”这一理由抵制负利率政策。这一观点是不完全的,因为它忽视了其与通缩的关系。诚然,央行压低利率目标也能使利率为负。这也是诸如欧元区、日本等货币疲软的地区和国家正在做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负利率政策才真正地反常,比0利率还反常。但是这并不是唯一可能的情况。市场力量也能导致负利率。不管欧元区和日本依照什么“剧本”,诸如瑞士等货币持续升值的国家正成为另一部“电影”的主角。在这样的一部电影中,负利率政策是自然的,理应受到欢迎。
/ d" {( S6 d9 o- j4 ]$ B
4 _: O. C+ D; Y& z2 F3 a
0 ] N% E {, F) I7 l 还有一个“负利率正常”的国家可能是美国。美国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点,但是他们和瑞士人站在了一个阵营中。的确有一些经济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并没有出现通缩,至少现在还没有。这部分是因为消费者物价指数一直突然制造通胀或通缩惊喜。在商品以及其他流通市场,由于美元走强,价格一直下滑,并且已经持续了三、四年。从这一有限但是重要的意义上说,美国的通胀率已经为负。有没有美联储,负利率都指日可待。
( S/ `/ E( |$ o" i* }4 t4 J6 h8 s& m8 |0 ^
1 c9 m1 {: B7 G p8 T
本文作者系加利福尼亚州市调公司HCWE & Co.调研部门负责人兼董事长大卫-兰森(David Ranson)。
/ v# N5 c5 K7 k( r) t
! s; y5 ~) G; O6 Y! B/ P'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