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明镜周刊》以"习近平有些过分"为题,刊发驻华记者撰写的社论指出,注重发展的中国威权体制固然拥有效率优势,但是却并不是国际新秩序的合适模式。
1 j% E9 G. `+ z& `' F8 s2 M& {+ w& m6 X# A( e: v
"对于我们欧洲人而言,习近平大搞个人集权并不是关键问题。西方人对中国的前途几乎已经没有影响力。如今的中国,已经在政治、经济、学术等层面挑战带着西方烙印的世界秩序。北京想要输出其所谓的'注重发展之独裁'模式,在世界许多地方,这种模式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 s% T. z B1 C3 A! I3 F2 R
2 q6 K3 M& ?- S" O$ w$ M: ]
"而让中国模式具有如此吸引力的,其实并非独裁,而是发展;并非其统治方式,而是其取得的成果。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年均接近10%。每年都新增1300万个就业岗位,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几乎实现了充分就业。固然,经济奇迹也造成了很多问题,但是中国政府总是能够找到具体方法来纠正这些问题。比如医疗、新能源、空气污染、贫富差距。北京计划在今后两年让最后4300万民众脱离贫困;而中国曾经有着8亿贫困人口。只要没有天灾、战争、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9 {4 L) f. i7 X& L
: X3 m- c0 h, Z$ L3 `
& h4 t+ I, k! \9 r2 \ "现代中国一直是威权体制。但是,过去40年的成就,还是因归功于邓小平的谨慎开放、集体领导制、权力制衡机制。这恰恰和习近平现在所做的相反。让中国强大的,是邓小平的功劳,而非习近平一项又一项的倒车决定。"
8 E5 M: o% ]( ?- ?6 P! m6 }: r1 Q+ d# L1 M2 y; t$ |
"另一方面,让西方衰弱的,并非是民主的缺陷或者是民主的泛滥,而是因为民主国家在很多问题上现在拿不出具有说服力的解决方案。令人感到无比尴尬的大型工程延误、经济困难人群与社会主流的疏离、面对阿拉伯等地区冲突时的战略缺失:西方国家缺少具有前瞻性和实效性的社会、经济、外交政策。而在过去几十年,欧美国家在这些方面本是出类拔萃的。这种局面,就造成了中国与西方在全球形象上的差异。北京显得坚定、富有行动力、自信得甚至有些傲慢。而西方则显得分裂、彷徨,充满怨恨地忙于解决自身的问题。"
% a& W9 o/ ^$ b; E: D! c0 f1 @. [
% ]) Y! v% @1 S: ^
, e& k" D5 {( v8 ] "但是,习近平的强权国家模式,却并不适用于国际新秩序。要实现良好的治理,并不需要独裁,而是需要更完善、更高效、更具前瞻性的民主体制。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西德的东方政策、现代福利国家体系、欧洲一体化,西方国家的这些里程碑式成就,都是由民主国家政府实现的。这些成就,让许多当年的独裁政体纷纷效仿:智利、韩国、西班牙、台湾。即便是中国,也曾经多年学习西方模式,而不是像今天这样鄙夷地认为西方模式已经'过时'且'失败'。"1 S$ \' W7 _4 o9 H1 u$ N
* K5 R1 {6 w0 P/ B3 o "西方没有必要对中国采取守势,西方也不能将中国当作敌人。不论中国今后是由强权还是民选议会治理,不论它今后是极权还是民主:化解当今世界的危机、处理全球化的后果,都离不开中国。而要证明民主政治比威权政治更具可持续性,则只能靠我们西方人自己。"
( G5 ?$ u5 `$ b& T+ i0 @, ^1 X% ~
; v5 S/ f8 Q7 \- c% ? 周二出版的德国《商报》则关注了欧洲企业在海外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该报以"欧洲企业日益受到政治的侵害"为题,刊发评论,呼吁欧洲国家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实施更为严格的关键行业外来投资审核制度,保护欧洲的经济利益。
& A- ]/ }& [4 ~' O6 h0 R& N, e+ W% L
文章注意到,尽管中国台面上支持自由贸易,却在本国市场对外国企业设置许多准入壁垒,同时又指导本国企业收购西方企业来实现本国的技术飞跃。作者认为,相比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习近平推行的其实是战略经济民族主义,而欧洲却还在担心强硬反制措施有损市场开放之原则。"寻找盟友、强化世贸组织的作用,欧洲当然在这方面做得不错。但是,坚持原则不能夸张到幼稚的程度。要是别人屡屡犯规,你却只是一遍遍地对别人宣读规则,这样做显然是不够的。"
' n' \4 T0 q9 d6 q- ?7 {
, g4 q7 P) s) |: c& ]% N. I "欧盟委员会已经足够频繁地警告中国,不能再继续不公正对待欧洲投资者。几乎在每一次发言中,都会提到对等原则。但是,欧中双方的投资协议却毫无进展。因此,欧洲现在有足够理由加大对华施压力度。"/ t/ ]+ N( \: @! }& A
4 m+ g' q1 R. f. w! L! h"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