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美国非移民签证] 中国首个海外华人蓝皮书出炉:荐发免签华裔卡

[复制链接]
瞀子 发表于 2014-8-5 07: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名民间智库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8月5日共同发布《国际人才蓝皮书: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报告(2014)》。这是国内首次发布针对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群体研究的蓝皮书。蓝皮书初步估算,在5000万华侨华人中,专业人士约有400万,主要集中在美欧发达国家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国。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海外华人群体,这个行业分布以高新技术、教育、金融等领域为主的特定人群常被看成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和科技变革的引领者。对中国来说,“两弹一星”年代如此,现在和未来同样如此。蓝皮书著者之一、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是我国宝贵的“海外人才库”和“战略资源库”,而未来将有大批的国际人才在中国流动。

  400万专业人士多在发达国家

  最新发布的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蓝皮书显示,中国国际移民群体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外移民群体。目前华侨华人总数约为5000万人,其中近千万是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国大陆出去的新移民。关于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数量,目前还没有比较权威的数据。蓝皮书结合多家机构和学者的研究统计,认为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数量接近400万。其中主要集中在美国(240万,含华裔)、加拿大(26万)、欧洲(80万)、新加坡(10万)、日本(9万)、澳大利亚(8万)、新西兰(6万)等国。

  蓝皮书数据显示,近70%的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在国外企业工作,另有19%的人在教育机构工作。此外,大量跨行业专业人士也开始出现,除传统的计算机、电子信息等领域,他们还向新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文化创意、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行业分散。报告说,“算命先生”并不属于专业人士,因为他们的“专业水平”没有客观的衡量标准。

  蓝皮书著者、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认为,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地域分布具有“大集中、广分散”的特点,行业分布以高新技术、教育、金融等领域为主,他们普遍有较高层次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经济实力相对较好,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正如蓝皮书归纳的,长期以来,海外华侨华人的整体专业形象是“三刀”(菜刀、剪刀、剃刀),如今他们的整体专业形象是“三师”(工程师、医师、会计师)与“三家”(科学家、企业家、发明家)。现在他们多数从事技术性或管理性工作,并参与组建或活跃于各种专业社团。另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的调查,大部分华侨华人专业人士认同自身与中国的联系,也认可自己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超过半数的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对自己的专业有信心,认为能得到国内政府的支持。

  蓝皮书建议发放免签“华裔卡”

  全法中国法律与经济协会秘书长赵永升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国内智库能将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这一特定群体作为一个系统的人才资源和力量加以研究,针对性很强,对国内决策者重视和研究、引进和利用这些海外人才很有好处。赵永升说,在法国,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如生物、制药、高分子等高科技领域的华侨华人比较多,相对进入人文社科领域的专业人士少一些。他有一个做软件开发的华人朋友,前年就被江苏昆山创业园邀请回国。

  “中国要有从利用外资到利用外才的人才引进战略。”王辉耀4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认为,中国需要从过去30年主要依靠海外华侨华人吸引外资参与中国建设转型到未来30年重点依靠他们吸引“外才”来华参与中国发展。

  海外归国人才对新中国的建设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1955年的首届172名学部委员中有158名是海外归国人才,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人中有21人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改革开放后,中国为跟踪国际科技发展,缩小国内科技与世界的差距,先后推出“863”计划和“973”计划,这两个计划的首席科学家、课题组组长绝大多数是改革开放后留学归国人才。但开放的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也大幅放松了对公民的出国控制,使得人才有机会通过技术移民方式移民到发达国家,在事实上成为美、加、澳、新四国最主要的技术移民来源国之一。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蓝皮书的结论是,出生于中国的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多为技术移民或投资移民,他们要么是技术精英,要么事业有成。出生于其他国家的华裔专业人士由于掌握专业技能或拥有较高的学历水平而大多拥有外国永久居留权,其年龄分布为35~55岁,年轻化与知识化使其能在异国他乡迅速适应当地生活和工作环境。

  蓝皮书除总结归纳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情况外,还对充分发挥这些人士作用提出建议,其中一项是“区别外国人中的华人与其他外国人”。采取这项针对性措施将使外国人中的华人能比其他外国人更便捷地入境、居留和出境。例如,针对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发放10年长期签证,或者扩大绿卡发放范围,可以考虑凡是在海外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原籍中国的人士都可以申请绿卡或者可以考虑凡是改革开放以后从中国大陆出国的原中国公民都可以获得绿卡等。还有一项建议是,争取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可以享受港澳台同胞的免签待遇,或发放免签“侨胞证”、“华裔卡”或“居留证”。蓝皮书还提到,为华侨华人争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中增设探亲免签制度等。

  “回流壁垒”会逐渐减少

  在美国一家知名金融公司做高级风控官的张川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推出的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报告反映了目前欧美海外人士关心的“海外华人卡”、“华裔卡”、中国绿卡、简化华人回国手续等问题。目前他身边的一些华人出于对祖国的眷恋,在美国取得绿卡多年以后,也不想入美国籍,但问题是他们有了海外居留权后,子女就不能持中国护照。相比之下,印度政府针对海外公民推出“印度裔卡”(PIO,15年免签证)计划和“印度海外公民证”(OCI,终生免签证)计划很受欢迎,他们除没有选举和被选举权外,能基本享受“本土公民待遇”。王辉耀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全球的印度移民有2000多万,而过去一些年已累计发放千万张“印度裔卡”和“印度海外公民证”。

  不光中印两国,重视吸引和鼓励海外专业侨民回来创业或做贡献的国家越来越多。在巴黎管理学院读商科的一名科特迪瓦女学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科特迪瓦虽然拿不出太多资金奖励海归,但也会有一些政策支持,如简化回国创业人员的企业审批手续,减免税收等。王辉耀还以墨西哥为例说,仅2011年就有40万海外墨西哥人决定回到墨西哥。他认为,许多国家意识到在国外直接争夺高端人才有所不便,而走马观花地在海外发布广告或举办招聘会又难以找到合适人才,都选择通过海外专业人士社团来建立人才库并引导海外人才回归或为国服务。

  国内对引进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有很多尝试和努力,如“千人计划”等。不可否认,国内一些地方上对引进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也流于走马观花的形式。《环球时报》驻美记者曾参加过国内西部某大城市的海归交流会,该市市长盛情邀请记者回来在金融领域做些贡献。但会后记者在与市长提到的金融办和城市银行的负责人交流时,得到的一致答复是“没有编制”,参加海归交流会只是因为被市长点名。谈到“回流壁垒”的问题,张川认为,国内一些用人单位对海归的心态是既欢迎又防备,怕海归来了占据好位置。结果是只想引进技术,不想引进管理人才,只想招博士,却不敢找在海外有高位和管理经验的高端人才。赵永升认为,总体而言,中国吸引海外专业人才的意愿最强,也有能力出台相关的引才政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ngelo 发表于 2014-8-11 1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团糟 发表于 2014-9-19 10: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4-12-1 17:38 , Processed in 0.1622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