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各大经济体拉帮结派,争先恐后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背景下,德语媒体分析称,新一轮货币战争已经展开。另外,汉堡“中国时代”对批评性意见的包容,也受到关注。: D, B5 u- G# {
# W, g7 c6 C' k% q% \
. Z) v. @1 l* ~; i3 [; t( D9 i( R s7 P x" @. F- S
6 i3 s( I \' ]/ g! n 德国"焦点杂志在线"(Focus Online)本周末发表文章题为"与俄罗斯和中国的 货币战争"。关注美国是怎样用美元作为武器征服世界的。
+ j8 S% g+ J$ V
( g6 e0 E( N# O* N" \ 文章在开头写道:"殖民主义并没有成为历史:今天全球各大强国尝试着用货币来主宰世界。其中最成功的就是美国,但其挑战者们的实力也越来越雄厚。": N8 O) O) J L
4 n% h8 Y, h: m9 X; W
文章随后仔细分析了全球各国通过缔结自贸协定,建立货币联盟来进行新一轮货币战争的现状。指出:"中国给自己的这一项目起了个含义深刻的名字'新丝绸之路'。这是美国竭力想阻止发生的事情。在各方就伊朗核争端达成的协议中,可能会允许伊朗以民用的目的发展核能。但条件是必须让美元成为伊朗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的交易货币。华盛顿正尝试着划上一条货币的边界,破坏中国铺设丝绸之路的计划。"
5 D6 L$ A4 r4 ]! j* N! M: G2 n* F" D8 h
作者随后写道:"美国在与俄罗斯进行的乌克兰争端中有两个目标。一方面,从长期来看,应该阻止中国与俄罗斯不可逆转的相互接近。这其中的考虑很简单:中国不愿意被直接卷入冲突,会和俄罗斯保持距离。另一方面,欧洲人应该和新的老朋友一道,继续用美元购买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代替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如今欧美致力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就是这种部署的一部分。"' g m7 P, q5 Y7 O, i7 H+ ]" A9 z
# o+ W! `8 l: R
文章分析称:"把美元当做战略性武器的做法不是没有引发回应。新兴国家以及像中国这样未来潜在的对手目前已经开始 活跃使用本国货币。它们通过自己签署贸易协定将交易货币美元排除在外。同时也正在构建自己的金融体系,目的是建设一个独立的货币体系。比如说最新在欧洲和亚洲设立的人民币交易平台。"& S- b; G* E% M- t4 b/ t
. E& ~# p/ w/ B2 I8 Q
作者认为:"中国正在努力让人民币从长期的角度上来讲不仅仅成为贸易货币,也可以作为储备货币。并通过两步来完成这一进程。第一步,树立元作为贸易货币的地位,使其成为新的交易标准,增加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量……第二,关于中国央行大举购买黄金的猜测也符合中国的这种努力:人民币至少需要一部分黄金来做支撑,提高市场对这一货币的信任度。"
- q2 u1 ]. M' D) t' O# w0 j2 X, a1 W' D
文章在最后写道:"如果美国继续奉行这种'货币的重商主义',就会有不少新兴国家更倾向于使用人民币。同时,欧元区以及俄罗斯也会尝试建立或维护区域上的经济和货币联盟……这会导致碎片性的货币体系产生,在新出现的货币及贸易区边界沿线催发严重的冲突。"
`/ ^* r+ C* X# q+ |; ?$ Z0 a# K2 U2 Z6 Q: S3 x9 P
) L- L7 n) E4 K, J, k+ h
B+ B# p( d) V' ? w' i
% Z/ x6 r& X6 A' K 汉堡“中国时代”活动的吉祥物:中国龙
' k/ B8 E" D1 u0 ?# X: [" t8 v4 H, k' Z" l: t
"中国时代"的"阴和强"
& _& }: E; W! `- G! K/ C% [& N! y
1 \. X/ t' A# b) C. t 德国《时代在线》(Zeit Online)于本周末关注了即将在德国汉堡闭幕的"中国时代",发表题为"阴和强"(Yin und Drang)的文章。文章在引言部分写道:"汉堡市通过举行'中国时代'系列活动来讨好这一强大的贸易伙伴。也同意批评的声音加入。但就是看不到什么中国人。"
7 `- @! s2 y( P/ u3 [/ F9 ^' _# O: |# I; n0 b2 b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写道:"这已经是汉堡市第五次举办这一节日。今年的主题是"近观中国"。内容:超过200场活动,包括展览、中文工作坊、厨艺班、功夫秀和乒乓球大奖赛。人们可以认为这是一场民俗文化和市场推广的大杂烩,但也可以对多彩的节目内容大加赞赏。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必须要问一个更基本的问题:在香港人手撑雨伞、抵抗警察的胡椒喷雾,大陆有人因支持香港抗议活动而被拘捕的今天,我们能安心的在汉堡品茶,学打太极拳吗?"
, M" B& {* X' ~6 t$ C' g' G, x: @6 y* _. Z
文章随后关注了此次在汉堡"中国时代"系列活动中具有批判性的内容,写道:"看上去,汉堡找到了一个融汇两面的途径。尽管如此,'中国时代'还是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事太多的活动从形式上来说都很雷同:一个德国人向另外一批德国人介绍远方的中国是怎样的。这能帮助促进相互理解吗?"
2 c1 x( v* m, D
6 M0 M$ {- d( q, h 文章在结尾写道:"只有在存在争议的地方才能实现相互理解,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时代'对于汉堡来说是件好事。尤其是让那些不只是远观中国的专家主持和策划其中的各项活动。只希望在下一届'中国时代'上,能有更多中国人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样就会少一点针对他们的高谈阔论,多一点和他们一起进行的探讨。"8 n1 [0 d, c6 G" j" c1 q* P% |
; }1 T2 L% q) h, f4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