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澎湃新闻 中国首个评估PM2.5长期暴露对公众健康所产生影响的研究报告出炉。
/ k! C4 n* d7 [8 p8 Y 该研究指出,2013年,大气PM2.5污染导致全国31座省会城市或直辖市中25.7万人超额死亡,超额死亡率平均接近1 。其中有12座城市“领先”于平均死亡率,依次为石家庄、济南、长沙、成都、南京、武汉、南昌、合肥、天津、哈尔滨、重庆、沈阳。
( _+ x. Y v4 \' H& k9 j6 V' w
3 T$ p- J [3 P1 s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带领的研究团队历时一年完成了这份研究报告。潘小川告诉澎湃新闻,超额死亡意味着“多死亡的人数”,如果PM2.5污染没那么严重,这些人本来不会死亡。他还强调,超额死亡人数是“相对危险度”的表征,意味着死亡风险的高低。超额死亡人数越多,意味着居住在这里的健康风险越大。, N! }7 L* G, N- \1 p
0 V7 l, |* O. M 这个名为《危险的呼吸2:大气PM2.5对中国城市公众健康效应研究》(以下简称《危险的呼吸2》)研究报告提到,上述研究结果还仅限于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的死亡病例数,尚未囊括其他疾病。
0 O$ V7 }' l L8 D. U0 n9 W P" ]7 H$ N; p) g' L' ?
研究呼吁治理污染不应简单降PM2.5浓度
! d% ^) ~ F* d% z$ g6 \& } |) D4 ?/ U: Z/ H
研究报告称,与PM10或粒径更大的颗粒物相比,PM2.5的比表面积较大,易于富集空气中各种有*重金属、酸性氧化物、有机污染物等多种化学物质以及细菌和病*等微生物,并使*性物质的溶解和反应速度加快。) V( ^- l, l$ V$ i" ~6 c l
4 u+ i- o4 z4 `& B& H 因此,该报告呼吁政府,加快PM2.5污染的治理进度,尽量降低公众因此而付出的健康代价。
/ R; d& _4 h' t( ~, l# N& T6 ^8 Y! w: S6 y. R# k5 n
潘小川强调,政府的大气污染治理决策应该基于评估对公众健康的影响,而不是简单地基于各个地区的PM2.5浓度,治理空气污染就是为了让公众的健康受益。) U* ]9 M) e1 y( ~" ]2 d+ m
8 R- k1 k7 J* ?$ s5 u# F
潘小川表示,相较于2012年的四城研究报告,此次发布的报告研究范围更广,扩大到31个城市,研究的PM2.5监测数据更充分,研究结果更准确。
3 M& o9 i" ^- W+ X- l6 w6 D! f6 r+ e$ J5 i2 T4 d* ~
该研究遵从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空气质量准则值的解释,认为年平均浓度在10 g/m3及以下的PM2.5暴露不对人群健康造成损害,而诸多国内外研究者发表的科研论文中(包括研究PM2.5短期急性健康效应的),都提及PM2.5对人群健康的损害是无阈值的,即极低浓度的环境PM2.5也依然有可能对暴露人群的健康水平造成损害。$ [& [! q' b" y3 N2 `9 N
. ]( v7 E/ ]3 |2 u$ M4 o. O% p# J 如能实现治理目标,将少死2.6万人
+ H3 M; x9 a. t: h1 f) b
9 \4 X0 U1 A- E& Z& `' j4 a 此次研究中,数据和模型成为潘小川团队面临的最大困难。2 t% @. @# P) g; W/ a5 j7 |
# U6 i; v' z- T/ A
潘小川称,一方面是缺乏数据,另一方面,多个部门给出的数据不一致、不准确。虽然最终研究报告中只提及了31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的研究结果,但实际上,研究团队收集了超过100个城市的PM2.5监测数据。
# J7 b* ?. K; X5 A$ O- H0 ~- N. X7 i8 z1 a! T+ J, R
此外,没有合适的研究模型亦是棘手难题。潘小川坦言,国内关于PM2.5长期暴露对公众健康所产生的影响很少,他们尝试了很多模型,结果都不稳定,直到2014年,国际公认的一个相关研究模型公开发表,潘小川团队才采用了这一模型。
5 f1 o! \: y) N S. f p% t( K% `" P3 e$ O, }" ]
潘小川希望公众通过这个研究直观地了解PM2.5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情况,提醒公众和政府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1 p0 c% \& B7 S8 L6 m7 l$ e* X; p# d% M
目前,全国有21座城市制定了明确的2017年PM2.5改善目标,《危险的呼吸2》研究显示,如果目标能够达到,那这些城市超额死亡的人数可下降约2.6万人。# D$ C R7 W/ o5 W
( B" O/ ]5 ]* u5 g+ T
据新华网2014年1月15日报道,潘小川介绍,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里昂的会议已把大气污染认定为致癌物,“其实具体地讲就是大气颗粒物,也就是所谓的PM2.5,是一种确认的人类致癌物”& t% V( |2 Z. ]$ D. B
' J2 r5 R/ x D5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