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大中华] 中国30名副教授争一个教授名额,畸形“职称拥堵”严峻

[复制链接]
钟鼓楼 发表于 2015-4-29 08: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0名副教授争一个教授名额 “职称拥堵”严峻
% k' H8 K3 d7 w' @" s& u+ s# F5 o* d& h* `
  从过去的“博士毕业留校任教即是副教授”到如今的“讲师晋升副高都十分困难”,高校青年教师人才梯队建设正面临严峻的“职称拥堵”问题。
! g2 @5 R7 `: O, V" [6 N) r, P/ w* z& J; i5 W- W0 y$ W  S
  清华大学某院系副教授王老师今年39岁,2010年评上副教授。他说,现在系里一年只有一个评上教授的名额。30个副教授就争这一个名额,而且每年还新增两名副教授。! ?, B9 s! b: _  h# Q

: D9 O7 `( s6 C: o6 j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教授程晓,也是39岁,6年前就被评为教授。他庆幸地说,从中科院遥感所博士毕业后,当了1年副研究员。这时,恰逢北师大刚刚成立这个研究院,正是缺人手的时候,于是2009年就提了教授。“我还是个‘土博士’,放在现在,肯定是不行的。”) a" k+ y4 A' G+ w! f& t

! d( r6 c  N9 j* P1 c5 S0 O  北师大数学系的一名青年教师,8年前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毕业后进入北师大。据其同事介绍,他教书兢兢业业,就是论文发得少,至今仍是讲师。' {: d+ d; G$ P( u2 ], |
' y! t5 O+ U; u% h3 s. A
  “高校两级分化现象很严重,位于底层的、刚博士毕业的教师,甚至无法有尊严地活着。”一位青年教师说,讲师税后一个月工资6000元,如学校提供住房还好些,若在外租房,房租就要占三分之一以上。
; {4 ]# Q1 W- `$ v. X6 q) `4 r+ l; S  C  P) x
  共青团北京市委的调查显示,高校青年教师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职称晋升困难、工作负担重、教学科研经费不足。北京团市委副书记杨海滨介绍,以往从副高晋升正高很难,现在由讲师晋升副高都十分困难,副高职称成为青年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瓶颈。
+ ~6 z0 _4 J( w' D) t+ I
4 ~: t% U8 @) ]" n: ~  “教学是个良心活” 期盼考核标准调整
/ T% D0 s6 C4 N1 n" {6 }% R3 |/ @, {
$ u$ g. j4 }* r2 W4 `  “教学是个良心活”——多位教师如此表示。面对过度倚重科研论文的考核评价标准,能否坚守教书育人的良知,很好地平衡二者的关系,考验着他们每一个人。/ m" ^8 k" u2 q5 j' _% ^  I
6 m+ j3 }- u' {" g) D. g4 S  c
  不少教师忧虑地说,目前大学教学质量有下滑趋势。学生瞧不起老师,认为不好好备课,糊弄学生;老师认为学生不爱读书,没进取心。其中主要的原因是,高校教师的评价体系中课堂教学只占极小的比例,不论是评定职称还是提拔职务,主要都是看论文发表情况和科研项目。' `# g+ z: p' @( Q2 D8 Q5 M

9 P2 m1 ~2 \( T. F$ K6 D7 E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廉思说,现在有个很不好的倾向:科研做得不好的老师才去教书,教学成了二流三流老师的聚集地。9 o# j# [. K# ]" d4 k

! W$ J, p9 C& A! Q* M3 H  清华大学王老师遗憾地说,教师真正投入教学的时间不多。反观国外,有一批老师为教学投入很大精力。“我在国外上过流体力学老师的课,至今感慨没有上到过那么深入有收获的课。”4 l$ X& x" E+ {. T3 T

! ]4 h5 `9 N0 y4 B: Z  这样的评价考核机制考核也带来了急功近利的学术浮躁之风。“很少有人能坐得住冷板凳,刚开始研究就着急发论文,很难出成果。”王老师说,甚至有人将博士期间的论文不发,攒到工作期间再发。还有的青年教师,潜心几年研究一个问题,很多人质疑他不会干活。而拼命发论文的,反而升迁很快。
( Z( Y! x4 Y: j1 n/ F2 h: R  H; m- Q. J, p2 F  @
  现在北京大学管理岗位工作的李老师,原本博士毕业后可以去国内某知名“985”大学教书。“但是该校要求填写3年内的科研成果承诺表,具体到预计拿到何种社科基金或出什么书。一想到学术有生产力的逼迫,就很紧张。所以我放弃了。”李老师说。/ F; p- q) Z5 J0 H* M
1 ?! I( T! ^! I
  令青年教师感觉受“剥削”的是,很多项目申请都是“凭关系”,以致资源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多位青年教师表示,有“位子”就能搞到项目,再承包出去,这种项目转移的风气很不好。北京团市委的调查报告也印证了这一说法:很多资源都集中在学术权威的手里,那些缺乏依附关系、相关资源的青年教师很难有机会,形成了高校内科研资源的配置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
1 X/ P  m+ E8 [4 }3 P5 S) D
8 |# P( I$ O" A( E4 f3 b  他们表示,期待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能给老师教书育人的空间和科研学术的宽松环境,期待公平公正的科研项目申请体制。  s. Y: K8 d& A4 o. w4 ?
5 ?: l2 j( Q( `" r7 Z
  保持积极心态 成熟理性地面对学生
% U* K0 i/ _+ E# x- |5 c( g0 ]
) b4 z6 `: E" Q" i) V5 j4 F  记者采访发现,虽然压力重重,但多数青年教师都能以积极心态面对学生。& b, u  ^5 b  j9 O, Z

$ y, Y5 s, V7 g! W2 ~  多位青年教师认为,理性面对讲台首先是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对社会的阴暗面应有清醒认知,不能将消极情绪带到课堂。有一些教师课上发牢骚、借题发挥,抱怨待遇不公、泄私愤,将个人的不良情绪传递给学生。对此,中央民族大学青年教师徐伟说,教师绝不能燃点青年的不理性。尤其对于文科教师,课堂除了传授知识,更应该是交流对话、碰撞思想火花的地方。
$ a* T) O! n8 K" ^- Y7 a7 X7 l/ p3 P% e/ x$ P& T
  “还有的老师以为说些俏皮话,埋怨社会的话就能博得学生的青睐,实则不是。我曾迷信于课堂氛围的营造,而今我意识到,课堂效果良好,不等同于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徐伟说,“教师应该让学生听到不同的声音,培养其理性客观的态度。最近我正着力于对学生思辨和表达能力的培养,重视话题的抛出及思路的引导。”; e- ?% {* ]3 t# V1 d1 t: G

4 |. K% g6 I; \, d  北大青年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婷婷平时的工作主要是搜集网络舆情、管理学校论坛和微博等。她说,教书是知识的传授,这个岗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影响学生。高校青年教师也是网络中的一员,教师因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思辨能力使其在网络特别是自媒体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y% |% s  A3 n0 d# F

# Q  G5 @: }8 y8 L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教授王博建议,学校应注重教师的师德培育,促使教师用正面积极、成熟理性的思想观念言传身教,积极影响学生8 ?0 k5 J* a( k6 T$ m' V6 w. R

! v0 S# o0 d!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游 发表于 2016-1-4 22: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鉴定完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2-24 17:00 , Processed in 0.03002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