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7月3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薛洋)就在蓝绿“总统”候选人为争“大位”奋力厮杀时,就在“反课纲”学生忙着包围“教育部”时,一则“台湾出口连续5个月下跌、全年经济增长‘保3’成问题”的新闻,引发岛内经济界人士的关注。名嘴这些天也跟风炒作相关话题,将台湾经济不景气归咎为“红色供应链”的“杀戮”,翻版“大陆威胁论”呼之欲出。
5 M5 H3 h# N) ~* X* n; \1 N
# _; L7 ~ \/ S1 V: E ?& V台产业面临“红色供应链”杀戮?
: d& O3 A `. n$ B! T" F
1 z: ?2 X5 G+ w不满国民党、民进党为“课纲微调案”大打口水战,台北科技大学光电研究所学者蓝玉昨天投书媒体,提醒岛内主要政党要关注“红色供应链”的威胁。文章指出,台湾出口额之所以下降,主要是出口到大陆衰退,“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台湾之前出口到大陆的零件,大陆厂商现在自己都会做了,大陆之前要跟台湾买,现在自己做,台湾出口当然衰退”。前几天,台湾《天下》杂志也推出专题,详细介绍“红色供应链”,政论名嘴也纷纷跟风,炒作相关话题。
r0 c7 d( b8 J: x& i( K: Z& K2 a/ w7 B" B' O+ X. {
所谓的“红色供应链”是指大陆把原来需要进口的中间产品转为自己生产,将整个供应链建立在大陆,并要求外商30%的零件国产化。这个提法最早见于2013年10月出刊的《天下》杂志,说向来以完整电子产业行走天下的台湾,正在被崛起的大陆本土厂商卡位、取代。
, } U/ e& G; h& u
+ g6 H) P% O" Q2 b+ r/ g3 t; `在政论节目中,有名嘴责怪台当局推展两岸经贸关系,使得台湾厂商带技术到大陆设厂,助长大陆“红色供应链”崛起,反过来成为台湾最大竞争对手。甚至有名嘴耸人听闻地表示,台湾产业面临“红色供应链”的杀戮才刚刚开始,未来将持续好几年。台湾知名财经专家谢金河则认为,大陆若以银弹攻势“袭台”,台湾仅有两家企业——台积电和联发科短期能挺住。
8 T. c! P! a9 t9 p: m
7 R" v% N' r) h0 ?* _大陆网友斥翻版“大陆威胁论”
@/ h7 q M, m+ g+ `7 S2 r G- _& c& b$ W/ L3 S
出口的衰退,不可避免冲击到台湾经济的增长。“中华经济研究院”日前将台湾经济增长率预测下修到3.04%,“保3”目标岌岌可危。对于某些人将台湾经济不景气的原因归咎为大陆因素,台湾经济研究院景气预测中心主任孙明德表示,“红色供应链”会部分影响台湾经济,但并非主要因素,因为大陆自身经济增长率和出口也呈下降趋势,甚至连日本、韩国、德国等,今年上半年的出口都在衰退,这是全球大环境决定的。孙明德指出,“红色供应链”的存在,既是威胁也是挑战和机遇。台湾应该迎难而上,努力替代上游的日本、美国,而不是在中下游打价格战。
5 K+ z8 V/ s: T4 ]4 T( q& s. V
8 p6 X# E; e/ Q有台媒评论也指出,台湾产业及出口之所以因对岸自主厂商崛起而受伤,主要是台湾自己进步、升级太慢,而不是因为对岸学了我们的管理和技术。
/ i" r8 {% O. s
# i9 ?# }# V, ]7 s3 D1 I对于岛内热炒“红色供应链”话题,有大陆网友批评说,竞争不过人家,就开始怨天尤人了,不从自身找原因,是典型的“岛民意识”。也有大陆网友认为,这套说辞不过是翻版“大陆威胁论”而已。
6 l/ j1 ~7 k4 {
& \( Q% H6 a2 N1 i* [! k0 [5 H政治干扰经济台湾发展陷入泥淖
6 p# ^ r; F! `1 P5 O8 K4 J% U7 h: T+ R% S
台“行政院长”毛治国日前在分析出口衰退原因时,提到全球景气差及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等因素,但他也表示,岛内经济发展深受“非经济因素”影响。据台媒分析,这种“非经济因素”就是指政治对经济的干扰。* u9 X/ ]3 l' X, T* ]7 V
, r3 p$ B1 D; r+ f% K# E% v对以出口为导向的台湾而言,在全球经济都面临外需不振的当下,出口短时间不可能出现大幅增长,在此情况下,想要改善台湾经济,唯有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岛外投资,以投资带动出口才是治本之道。大陆《人民政协报》日前刊文指出,前一段时间发生的大巨蛋BOT重新议约、马来西亚IOI入股台北101受阻等事件,其实都是政党角力和政治干预投资的结果。台当局政策不稳定,外资又如何有信心再做大型投资呢?甚至连岛内的投资客、厂商,都不看好台湾投资环境。这样的结果不仅会造成资金外流、商机外流、人才外流,台湾也将进一步陷入边缘化、空洞化的泥淖中而难以自拔
( F( _1 _2 J7 }
( a/ d5 K0 {6 x. s7 A) o* P6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