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75岁的美国智库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主任夏伟,研究报道中国、推动双边关系发展长达半个多世纪。他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的时候表示,他对习近平上台两年来美中关系下滑现状的悲观“达到1989年六四镇压以来前所未有的程度。”
2 \/ P, u! T; r0 Q# e+ `/ W$ U, {: i8 \" ~; y) O% K: t1 W/ |
历经美国打开中国大门、中国推动改革开放、美中关系巨变的夏伟认为,虽然“美国人永远不会喜欢一党专政”,但有关体制、价值的分歧不应该绑架美中两国的共同利益, 比如涉及人类能否成功应对共同敌人 ——气候变化的大事。
7 }/ v2 {4 y( r: i% S; g# {3 J2 _* K6 V" ~
他认为,扭转美中关系下滑颓势的关键是必须要有像毛泽东、邓小平、尼克松、基辛格和卡特那样有远见和勇气的卓越领导人。他表示,目前两国均缺乏这样的领导人,因此他对未来美中能否继续友好相处感到十分悲观。
8 {8 |6 u. H4 I7 j! |, A) {( V8 p/ _) L
夏伟是美国著名资深中国问题专家。他60年代到台湾学习汉语,70年代中进入中国访问。1979年,他全程报道邓小平访美。他毕业于哈佛大学,曾是《纽约客》等杂志记者和自由撰稿人,担任过加州大学伯克利新闻学院院长。他是作家、记者、媒体人、教授、活跃人士。他出版过17本著作,多数与中国有关,最近一本是2013年与鲁乐汉合著的《富强》。" X7 r) r- m7 I2 x3 C0 Y
. R. M* t! I! h% N! }1 \9 N" H 7月底,他在位于纽约公园大道的亚洲协会8楼的办公室接受了美国之音专访。以下是这次专访的实录。
; \- ]4 c. a7 X! \- X/ g) c/ Q, S* b9 ?4 c" b. y/ O5 D$ B
问:夏伟教授,你不久前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说你对美中关系的悲观程度达到了1989年六四事件以来的最高水平,能不能解释为什么会这样?
/ L! t8 s3 w8 s3 Y' }! B/ r# ]$ y
) X, E( j; K* W* T9 Z
' N5 R! s" Q8 y
! y. M- C( ^& b' ^ 画展观众观看邓小平画像(2010年5月,美国之音张楠拍摄)# A8 D. I3 q& Q8 C* V
9 k$ z* I: w$ r
从未遇到过的悲观现状
0 }3 f/ j9 |* ?3 u& f! g5 z! t% B, A4 q2 F1 g
夏伟:在我工作的领域里,接触的多是华盛顿的政策制定者、前外交官、大学教授、作家、智库人员、记者。我在70年代中就到中国,在近距离研究中国几十年后,我必须说,我还未遇到过现在这种状况:一方面,对中国现在所做的感到困惑,也对两国发展日益密切关系的可能性感到悲观;但同时, 我每天打交道的人中多数都感到,两国找到互动合作的途径从来没有比现在更重要。所以,有很大的失望、沮丧,还有挫折感,也就是说,不是不愿意两国关系朝着更具建设性的方向发展,而是越来越感到朝这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不大了。3 t" E% M4 |- F. I9 c! m9 [, c
j& @! V6 S9 a3 x 问:如果这种状况也可以用以描述你自己的话,能不能告诉我在你研究中国的半个多世纪里,是在哪个具体时间点上你发生了这种转变?* v( l" O1 b7 @ |
; v9 f* G0 p' Y) }$ E 夏伟:如果回顾一下历史,邓小平恢复权力的时候我在中国。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我跟随他走访各地,经历了那个时代的非凡的欢欣鼓舞,充满希望。从华盛顿、亚特兰大,到休斯顿、西雅图。80年代真是令人振奋的开放时代,人们觉得美国和中国终于找到了某种聚合点,某种途径,走到一起了。
$ H! E) ^1 j4 L# B+ }5 k7 o; ~! {! E/ e" _
然后,发生了1989年六四事件。悲哀的是,它产生了令人寒心的影响,中国的开放也受到了影响,中国对美国和西方产生了更大的不信任,而且至今我们也没有摆脱这种不信任。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在江泽民时代;到胡锦涛时代,我们是不进不退;我确实认为,现在的习近平和李克强时代,这种不信任程度更严重了,他们怀疑美国和西方对中国的目的。
) ]- I8 D# v, @+ X; g* w1 @0 L2 V, u) H5 m* S
越来越多的人谈论敌对势力
# C) f: h/ U( b- Y* Q
1 c- e6 y1 `- v" O% K 夏伟:美国人并不熟悉他们怀疑的这种目的。但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却准确反映了多数美国人对马列主义独裁制度的政府没有好感;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开始适应中国,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至少那些了解、在乎和关心中国情况的美国人觉得,我们应该找到能友好相处的途径。
/ }; M* }: E. M' z
. E: Z e; Z& `8 \" Q# E4 S0 u: g 所以,我们的挫折、我自己的挫折,从现实中增长的悲观,使我感到(友好相处的)这种可能不太大了,在过去两年里已经变得不太可能了。互不信任的程度更严重了。& F5 C, Q8 O& I1 t* o
# D6 o9 U. T3 c
在中国,我听到越来越多的人谈论敌对势力,谈论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甚至文化交流的负面影响。我认为,这是一种倒退。这使得两国在一些重大议题,如核不扩散、气候变化、对抗传染病上进行合作变得非常困难。而这些正是我认为应该但还没有发生的、可以从整体上改变我们两国关系的议题。这些都是符合我们共同利益的。( W5 c& f. X% ?1 W" H6 f
8 s% L* q9 `" | 问:你曾在《纽约书评》上写过一篇文章,谈你陪同前总统卡特访问中国遭到的冷遇,能不能谈谈?
% s, R2 E' {: |- d
# r/ @5 k$ S% k6 G: @1 [6 @: P 夏伟:那是2014年9月,我跟卡特总统到中国去,应该是去庆祝美中建交35周年的。但是,由于某种我所不理解的原因,卡特总统没有获得符合他对美中关系作出的巨大贡献的接待。在我看来,他的贡献跟基辛格一样重要。但是,他没有见到任何重要领导人,他们不断改变他的行程、取消内容、不让一些人发言等这样那样的事情,非常令人沮丧。某一刻,卡特总统考虑提前离开算了。' }( |1 I( M1 R5 n
! z. A. y6 h( D2 C
) L T0 c* a6 l1 j新闻来源: 美国之音
# H, U9 n0 G# V: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