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再来看看中国的全球化
, z: c* b( z7 X( N' Y9 n, \$ a5 V' A! {
3 [( ^! L. }+ k$ k
0 z9 y* L; ^% K" X
- ]/ J' L. y2 L& q- `/ ]2 i0 B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特别是加入WTO十多年后的中国,已经实现了初步的繁荣,坐稳了世界第二大国的位置。一方面,繁荣之后的中国,有需要重新梳理国内的秩序和国际的秩序,以便适应现在世界和中国的情势,并且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另一方面,美国自从成功取代英国成为世界老大之后,一直有着和世界老二对抗的“传统”,不管是苏联的解体还是日本的失去二十年,都有强烈的美国策划的烙印,而现在美国已经开始主动对抗中国,我们只能应对,无法逃避。
' p' |2 q; {( M: Z K
+ l6 H( ?- D& {5 \ K* U7 J 中国只有三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顺从美国,在美国版的全球化体系中,继续担当“农民工”的角色,并且还不能有正式的发言权,只能任劳任怨地干活,不能计较自己被剥削了多少;第二个选择是协调和改变美国版的全球化体系,在该体系中提升中国的地位,获得更多的发言权、规则制定权和经济利益;第三个选择是设计、推进和建立中国版的全球化体系,自己主导设定游戏规则和利益分配机制,该体系和美国的全球化体系平行运作或融合运作。
+ k" P3 a" t/ D8 W3 G8 w% b5 C/ |8 I* X4 Q$ K
目前来看,美国需要中国做第一个选择(可惜中国不同意),而中国则是曾尝试第二个选择(可惜美国不同意),所以中国只能选第三个。; K( v, p' ?' E9 ~2 C0 I
, b1 v/ I4 T P0 H" i9 J/ j! Q 中国已经建成了完善的工业体系,塑造了一流的劳动力人才,建立了相对高效的行政机制,更重要的是拥有了世界最大的产能、商品生产能力和相对先进的技术(并且拥有技术进一步提升的机制和对科技人才的强大吸引力)。虽然美国会强烈干扰,但中国凭借产能、商品生产能力和技术(军事技术和工业技术),还是可以建立自己主导定义的全球化体系。: e% M5 g- j& l: Q) F- X% R) r
1 f `! s; O$ b( e7 z+ J, ^5 E 人民币将是中国主导设计的全球化体系中的主要结算货币,但我们并不排斥其他成员国的货币,比如卢布、欧元,我们甚至不排斥美元,一揽子货币都可以成为全球贸易的结算货币。为什么中国的胸怀如此开阔,在自己设计的全球化体系中允许别国货币成为结算货币?因为自信!" @/ [ D, u. o
6 \& S$ I- E0 u. E" q0 _6 ~. L0 ^2 E
如果所有货币同台竞技,各国在贸易结算中自由选择,而不是说用军事压迫强制规定原油的结算必须绑定哪个货币,那么人民币将会慢慢胜出。为什么?: C) T. K1 ?$ f2 n+ [& z) u
2 z1 F- n# g# \4 X: X 因为当纸币和金银脱钩后,表面上各国货币的信用之锚是各国政府的信用和税收(美元的信用之锚还有原油的挂钩),实际上是各国的商品生产能力。设想一下,如果持有澳元时想要找澳大利亚政府换取商品,结果可换的商品很少,持有卢布时想要找俄罗斯政府换取商品,结果可换的商品更少,而持有人民币时想要找中国政府换取商品,则几乎可以换到任何商品并且要多少就给你生产多少,那么人民币自然就胜出了。人民币身后中国的产能、商品和技术,是它的真正价值所在。
1 w" c& A1 p5 y: C( r5 [2 a6 z, t! t' }$ D
中国人有了钱更喜欢添置固定资产,美国人有了钱更喜欢消费,中国的GDP更多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在推进,美国的GDP则更多是比较虚的服务业在维持,由此相对于美国,物质财富在中国就积累的也来越多了,这也是人民币的价值支撑。
1 B5 N- r6 W; d/ O( ?2 h1 x* C8 e: X; y$ h7 ]8 V N. B# h) W6 O& I; M, G
中国设计的世界秩序的代表是:上合组织、亚投行、一带一路、自贸区、高铁技术、产能输出等。其中上合组织解决一部分安全问题、亚投行解决货币问题、一带一路解决贸易问题、自贸区解决金融问题、高铁技术解决运输问题、产能输出解决商品生产问题。' l6 }0 K% x2 D+ ?8 ?/ ?3 w
9 @7 C$ w: |& x% i" y5 I
% H& k$ p. f. m% I! i
. J! e8 r; \! w$ P. `) Q) A
3 D, Z6 l6 X) Y. m' `& q 美国版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体系的三个层级是金字塔结构,而中国版的则是平等结构。资源提供国、生产和商品输出国、消费国三者是平等运行的,互相之间的利益大体上只存在互换,而不存在剥削,因为三者本来就互相需要,所以只要相对公平和自由,其贸易互动和利益互换自然会发生和发展。当然标准的制定者主要是中国这个最大的生产和商品输出国,其他国家也可以参与标准的制定,或者把本国的规则融入大的规则中。+ g$ N% {( I: n D& v' |
1 x" I* N `# T0 X, \
: H. x$ [ z. L/ l/ G- W
, s3 f! d. r& e! `8 i9 n, s) e
/ l4 a/ P' V1 B 心细的朋友会发现中国的一带一路包含了亚洲、欧洲和非洲,但没有包含美洲,自然就没有包含美国,其实我们想把美国包含进去美国也不会理睬,因为目前的美国只会玩自己定义的游戏,不情愿参与中国设计的游戏。正如美国想用TPP取代WTO,TPP也明显不想让中国加入,当然在现有的TPP规则下中国也不情愿加入。
+ Y5 s% i) u3 d) C7 y
, p4 w6 W J! c+ F0 E4 d
3 A6 ~8 y- _, D; @! H5 P' ]/ t) ~+ p# F- N5 b3 s% h
& j; P0 T) J8 Y% ]5 D+ C, Y 在中国版的全球分工体系中,资源国只要愿意接受人民币结算,就可以把资源卖给中国,然后用收到的人民币换取中国的产能、技术、商品和服务,也能换取其他接受人民币结算的国家的资源、商品和服务。当然,该资源国也可以把资源卖给其他国家,至于贸易双方用人民币结算还是卢布结算、美元结算或其他货币结算,双方可以自行约定。
$ l2 v: S$ q& |' n9 {# b/ \5 C3 f- j: p
生产国只要愿意接受中国企业的投资、技术输出、品牌输出,或者愿意接受人民币为记账货币的贷款,中国就愿意出钱、出技术、出经验把工厂建到它想建的地方,它出劳动力,生产出商品给本国用或出口给其他国家,若是出口商品愿意接受人民币结算,则获得人民币后可以换取中国或愿意接受人民币的国家的商品和服务。
& |# R+ F! ^. S* e+ c/ Z+ i \1 k8 N: h* ~9 Z
消费国只要愿意接受人民币结算,就可以用人民币购买中国或愿意接受人民币的国家的商品和服务。8 Q, J% }# f6 i' f
4 P, t5 P% A" W s
当然,某些国家可以同时具备资源提供国、生产和商品输出国、消费国这三个角色,比如中国就是这样的国家,中国即可以提供其他国家少有的稀土资源,也具备世界最大的商品生产能力,同时还拥有世界最多的消费人群。+ g I/ s& ]& b5 X R* H9 L F
/ W9 v. l4 ]8 d- c s3 U0 N: r 在这样的体系中,虽然人民币不是强制性的结算货币,但由于在各个环节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更加便利和有保障,所以越来越多的贸易行为会自动采用人民币结算,由此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就会大大加快。
8 v, j0 o7 f* L1 V/ F" r2 f) G. \5 F9 ?5 T0 x
由此,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中国所设计和推进的全球化的本质:中国的全球化是和平共处的全球化,是王治思想、天下大同的全球化。“王”和“霸”的最大差别是,“王”讲究自我的高尚和它国的尊敬,“霸”追求自我的利益和它国的顺从。参与中国版全球化的国家,可以求同存异,只要优势互补就能愉快地参与其中;任何国家可以自由选择,如果选择融入,就和中国一起繁荣,共享利益。
" X# y: i9 j2 P: F" M* ]
4 o+ q- Z3 ]8 U; r; k2 l+ d8 [( z' H
1 M' [* L5 X! V! }6 P- n' H- J! ^! v) N( _9 X
# f& I( I, \$ f# a Y0 ~# _7 k" J: \8 c, k2 S
; p+ i; U*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