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牛评:问题是这样清醒的美国人在美国已经没有话语权了,情况只会越来越差
( |% @5 Y' s- v2 u2 ~6 n3 W* l5 n* Y8 f. Q% \! r! n1 y
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2019年7月11日以《美中关系是互利的,人们应该放下猜疑,回到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的对华政策道路上去》为题刊发了美国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创始人和董事会主席、前总统老布什第三子尼尔·布什在“中美经贸关系:现状与前景”国际研讨会(2019年7月9-10日,中国香港)上的发言稿: F9 _# ]1 M) q" ^" d0 I! D# ^
' w: _- Z. h$ F8 b% z0 U
以下为发言稿
2 P" M0 a' a1 {- Q1 L) q1 {6 f- F& l$ q9 {
' P ], i+ j; i$ l7 ]3 w3 W8 l3 K我父亲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George HerbertWalker Bush,1924年6月12日—2018年11月30日,美国第51届第41任总统,通常被称为“老布什”——观察者网注)在他的一生中曾多次在美国对华政策制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他经常说,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为了实现关系正常化,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需要解决很多复杂问题,而他对那些问题有着很深刻的理解。在美中关系领域,我的看法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我父亲的影响,然而在过去44年里140多次在中国各地的访问经历也塑造了我今天对美中关系的看法。8 f$ r" D: w; J
- p8 D# }% B8 U, c
1 d) p8 G% W. \" K. S& F7 U7 n5 X* `! j& z
" Q; @4 D2 Q1 @/ o
我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75年,当时我父亲还在担任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或者人们所谓的“自行车上的大使”。那个时候已近文革末期,个人自由还比较有限,中国基本上与西方世界是互相隔离的。我们全家人曾一起去北京动物园看大熊猫,我们还去了故宫,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有很多人跟着我们,他们都对我们的西方面孔特别好奇。后来我曾多次回到北京,可以说我亲眼见证了中国的崛起。
/ H* r5 H3 d6 e- f, ?, o. l2 ?% Y% `
" `; C6 k, y# h: O: j' i6 [
- n ?6 n. C- p+ m个人自由在美国人的价值体系中一直居于核心地位,一旦你享受过自由的感觉,你就很难再愿意回到不自由的状态了。作为一个热爱自由的美国人,我对过去44年里中国社会自由度前所未有的提高感到惊叹,如此大量的人口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能够取得这一成就,这在人类历史上的确是前所未有的。如今中国人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生活的城市、结婚的对象、从事的职业,人们可以自由地到世界各地旅行,在很多国家当中自由地做出选择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甚至自由地移民到国外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所有这一切自由在44年前都是无法想象的。
, ~- J W! {6 t) v6 C0 _2 W/ z3 W5 i+ q. R
( r! i1 {/ Y1 \: N9 v7 C f# l' n2 x5 e" A& ~( L/ H
随着中国崛起,针对中国的负面声音也逐渐多了起来。在听了那些反华言论之后,你会觉得中国一直在处处利用美国以便获得对美优势。在座的各位都知道,事实上,美中两国在过去40年里从密切的商业、教育、政治和文化交往中都获得了大量利益。7 w) V3 j) o8 z! _5 {
' w* f' O" Y: {! u# y4 K S8 S
. s% M7 \9 r" X8 o) s2 w# @1 u1 Y0 m* \
通过全球化,尤其通过与中国之间的关系,美国经济实现了稳定增长和充分就业,美国消费者享受到了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通过全球化,尤其通过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中国出现了一个巨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数亿中国人摆脱了贫困。虽然美中双边关系在发展道路上曾出现过一些起伏,然而我们的确取得了双赢的结果。0 Z; ]7 e- d1 Z j& y
+ G7 G6 n: Q$ \) U& ] C6 C; h/ Y+ Z9 O# X, Y z; Z4 u; }* P) q% L
我父亲曾在二战的太平洋战场上作战,他曾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中国做了15个月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他曾在联合国与中国同事一起工作,作为美国副总统和总统他也拥有很多与中国人互动交流的经历,他认为美中两国具备“建立深厚友谊的历史基础”(historical roots for deep friendship)。
8 T/ j+ n( c5 C4 ` m2 Y$ i- u4 O& a- G. z2 T
$ h& C$ }) U: t, d! c4 N6 k( f
3 `# E" z: Y) |! r( Q9 Q- y我父亲认为把美中两国团结在一起的力量要大于把两国分开的力量,美中关系的基础是足够稳固的,能够抵御当前的风暴和乱流。然而,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他还是受到了美国国内日益严重的反华情绪的困扰。美中之间的不和与纷争到底是从何而起呢?在座的各位对这个问题都是有研究的,我在昨天的讨论中也听到了很多解释。我想,正是中国的经济崛起引发了美国人的焦虑感(the very fact of China’s economic rise iscausing angst)。美利坚是一个非常争强好胜的民族,当美国人看到一个比美国还要庞大的国家以年均6%的经济增速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时,我们身体里好胜的血液便奔涌起来了(our competitive juices start to flow)。很多对中国有惧怕心理的美国人将美中关系视为一种竞争关系,他们认为美国对华贸易赤字意味着美国正在输掉这场竞争。
1 S6 ]3 y& l% {: B' q$ S1 k* W- K3 O! s/ h5 G' n6 L% W
' ~0 i. j) d$ b) e2 v? 尼尔·布什(左一)这种零和思维、这套非赢即输的逻辑是错误的,更是幼稚的。事实上,美国在对华贸易中出现赤字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一个富裕的国家和一个相对贫穷的国家,前者从后者那里购买的商品必然多于后者从前者那里购买的商品。随着中国不断发展,中国将会对能源、农产品和高端品牌商品产生更多需求,美中贸易逆差必然会缩小。在这一过程中,美中双方都能够从这一贸易关系中获益。* B2 [! z# Q! s! w1 k& K
# L7 L) p2 I1 l5 z- W# E- r: G
# ]9 a6 h: V7 D/ G) s
美国社会里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表现为反移民、反华人和极力主张“美国优先”等现象)助推了一些人把中国妖魔化的行为。那些民族主义者以及来自美国其他利益群体的同路人将中国的政治精英阶层视为共产主义极权统治体系的维护者,他们认为中国的政治精英对人权和个人自由漠不关心。当然,我内心很清楚中国并不是这样的国家,中国的国家治理并不是最高领导人无视其他领导人的看法或无视老百姓的诉求一意孤行地做出所有决策。
; M% M3 a' h' `
: `2 V) w3 g5 \' Q4 x: p* V8 j! o6 a5 @
' u6 S9 M' s" ~+ y* L9 w9 Z在中国,领导干部是否能得到升迁要看他的工作表现,其中GDP增长率是判断一名领导干部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名市一级的领导会由于工作出色被提升至省一级担任领导职务,而省一级领导则会由于出色的工作被提拔到中央履职。
+ a, M- o7 P( \
8 ]% e) C, k7 N& |/ K0 B9 L1 t; g' }3 F n, _6 Q
) @! l, P, x! d3 M3 Y5 X% b中国老百姓都很希望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他们希望买到安全的食品、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通过一个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中国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中国社会也日趋成熟,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的愿景正逐渐变为现实。在美国,我们也将这样的个人理想称之为“美国梦”。
2 u) X- ?" t/ P. I- J, D6 B
* [, H& U$ @) w4 R
' D0 e) g5 O$ X* c9 {6 S( i: q1 a
一些喜欢批评中国的人认为只有西方的民主制度能够有效地赋予中国老百姓以完整的自由权利。然而,能够让西方民主良好运转的文化传统和制度(cultural traditions and institutions required to sustain a thrivingWestern-style democracy)在中国都是不存在的。过于匆忙地走上美式民主道路将破坏中国的社会稳定,而且很可能将导致中国社会过去40年里在公民自由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毁于一旦(a premature movetowards a US-style democracy would be destablalising and would most likelycause major setbacks to the freedoms gained over the past 40 years)。非常关键的一点在于,美国的政治体制、美国的民主形式对于中国是不适用的(our system of government,our form of democracy,would not work forChina),反过来也一样,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民主形式对我们美国来说也是不适用的。* c. v( u8 {( g1 W' H- }4 G, i
3 U( v" g' B( u& N9 Q* T
G3 h) f' \! N5 m: f( D" u
1 V2 K" w$ l% K$ k7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