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美关系]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中国突然反导试验反制美核战威胁

[复制链接]
东方 发表于 2021-2-5 02: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充分备战,才能以战止战,多来几次效果更好
" r: ]8 U( g  \! I% g
( U7 B& G3 v6 y6 M北京时间2月4日深夜,中国国防部突然宣布,在境内成功进行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在中美关系不确定的情况下,中国军方这一动作被认为释放强硬信息。 8 t: y) d4 R! `+ _0 b
中国国防部称,此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达到预期目的,并强调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 G3 w7 P1 S3 ?  N
中国多地目击者目睹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过程
' _$ W$ Q  a9 H; ?2 R/ c2 F. I; o实际上,就在中国军方公布这一消息前不久,中国包括北京、山西、新疆多地就有目击者发现天空出现异常现象——导弹飞行后留下的尾迹。彼时,就有不少人猜测中国又在进行神秘导弹测试。" T& V9 o3 x9 b% R+ u& Q

: K0 k: f0 `; n8 |9 ^! w/ n另外,根据官方发布的通告,2月4日17时51分至18时28分,2月4日20时00分37秒,2月5日11时09分至11时46分,在山西太原进行航天发射活动。  A' I* d  @+ d
" L6 k( k9 H7 j/ I' a+ i
除2月4日的发射活动外,该通告意味着2月5日,中国军方可能还有一次发射活动。
( y6 E0 V1 h. c5 c3 @' [
. |" y7 t  q3 S$ L4 p; b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其唯一目的就是要遏制核大国的大规模核打击,拦截目标主要以陆基和潜射远程、洲际弹道导弹为主。 ) e9 l  x! ^# g$ r# w6 t1 ^
根据公开资料,中国曾于2010年、2013年、2014年、2018年进行四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 A! k# p3 h. f) K& l9 k& M

% _6 m! d, W( U- W/ ?8 G- q7 V! Y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组成系统复杂、技术难度极高,目前,全球仅有中国和美国进行过类似试验。6 L2 j. Y  R2 i! O; q
9 o8 \! i' b; @3 {1 m* [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月2日,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官呼吁美国军方和政府领导人重新设想阻吓中国和俄罗斯等竞争对手采取咄咄逼人行动的方法,包括正视核战争“现实可能性”。
1 f1 ^0 e$ z9 _/ D4 T1 |  z
  e) w% r0 G% c8 R4 _% L美军现役司令发出核战争警告,并公开点名中俄,令舆论震惊。而中国此次成功试验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这种“好战”言论。
- \) C1 P" S( Q5 H中美关系还未明确,习近平和拜登也仍未通电话。
0 ~3 k( y4 ]3 w+ d  `
) @* Z6 N3 b+ y8 i作为战略性武器,中国再次试验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其必然有战略考量。
1 D% S- k) {) C
& C' Z8 w' B7 q: I目前中美关系如何前进,美国方面还没有定论。尽管中国高官包括王岐山、杨洁篪,甚至是领导人习近平呼吁中美合作的重要性,但拜登(Joe Biden)政府对华政策仍然摇摆不定。* ~: A1 z4 _1 }3 _

! {- P! `7 x9 B4 I7 }不过唯一确定的是,美国全方位遏制中国的目标是确定的,其中就包括全方位的军事遏制。此前,美国已确定研制中远程弹道导弹,并声称要部署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  {! k8 k& Q* F$ V
* I5 Y/ Z! `/ P-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ing801107 发表于 2021-2-5 02: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我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2-24 12:08 , Processed in 0.02291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