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环球网消息:香港居民凭身份证可享用廉价公营医疗服务,不少曾在港工作或读书的非永久居民利用漏洞,以访客身份返港后使用无交还的身份证到公立医院求诊,推算每年多耗逾两千万元公帑,涉超过三千人。为堵塞漏洞,当局修订“符合资格人士”定义,将上述人士剔出资助之列,本周六起市民及诊所求诊须出示身份证核对。议员批评当局早发现漏洞,却无即时处理,浪费公帑。6 K8 s4 d. v( N: i# n
. H! Q& O# U, x3 L: ~+ y
香港《星岛日报》报道,目前所有市民到公立医院或诊所求医,只需出示身份证,即属“符合资格人士”,可使用高度资助的公立医疗服务,例如以四十五元看门诊,或以一百元使用急症室服务,但部分逾期居留人士,或已离港的非永久居民利用漏洞,使用离港时无交还的身份证廉价看病。3 x7 m* f+ C& f3 U6 O4 i
: Z5 ]: u) G# F2 L4 m4 d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联网运作)励冠雄(图)举例说,“部分外佣或学生离港后,再以游客身份访港,用身份证到公立医院看病。”' b. i4 p4 O, v! Y0 V* A
3 W2 ^& \, b% D, F) ^/ N 原来,入境处及医管局早在2009年底至翌年初的两轮调查,发现期间使用公营医疗服务的近三十万名身份证持有人中,约0.05%、即二百至三百人的留港期限已届满,不符合资格使用获资助医疗服务,由此推算每年损失二千零八十万元公帑,迄今涉及二千四百至三千六百人。
, G% y& n* G) n* ~& L5 Q/ s3 A4 L" [: Q$ S! {
为堵塞漏洞,政府斥资三千四百万引入联机核实系统,核实非永久居民使用公营医疗服务的资格。市民到医管局和卫生署求诊时,必须出示身份证,前职员会将号码输入电脑,传送至入境处,数秒内即可核实所持是否有效本港居民身份证,收取符合或不符合资格人士的费用。
! y& s, e P+ n+ H; A( \8 U# l 当局本周五会刊宪,修订《医管局条例》第十八条,有关“符合资格人士”的定义,将逾期居留或身份证无效人士剔除,翌日生效。每年使用医管局服务的三百万人中,约百分至三、即六万至九万人为“C或U”类非永久居民,当局会发信提醒他们注意是否符合资格享用资助医疗服务。
6 }. K1 R ?9 J4 c3 ^' |( T 香港家庭佣工雇主协会主席罗军典说,不排除有外佣完成合约后,再回港使用公院服务,“有些外佣觉得家乡的医疗落后,羡慕香港的医疗设备较好,说很喜欢在这里看医生。”他认为,只要医院或诊所职员提高警惕,在登记前要求外佣提供护照,进一步核对留港条件,不难揭发漏洞。
/ u! M2 O' h9 a* p; ~, u 立法会议员汤家骅批评,当局发现有漏洞后无即时处理,“公帑不应乱花,三年共损失六千多万是很多钱”,促相关部门交代5 Z; Q6 I" \0 ^$ N2 z( e!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