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国家就“南海行为准则”单一磋商文本草案达成一致,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协议。
4 y# j% K( |5 M' W( s. q3 h& W9 Q6 h
: q8 I8 t+ l) m. R o9 ]) `据新华社2日报道,当天,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新加坡出席中国-东盟外长会议。, Y/ T; c9 ]% O& D
& [: B. C/ P* b5 ?4 X8 ^! o王毅说,刚才新加坡外长宣布中国与东盟国家已就“南海行为准则”单一磋商文本草案达成一致。这是“准则”磋商取得的又一个重大进展。我相信,只要我们排除外来干扰,“准则”磋商就能加速向前推进。事实将证明,中国和东盟国家有能力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有能力通过磋商达成共同遵守的地区规则。
7 y9 H% H. F" g4 u5 |0 j' C
5 y3 f P: y4 L+ K! o8 f9 G; u王毅说,我还要告诉大家的是,几天前,中国已安排中国最先进的海洋救助船,并配备专业搜救队伍赴南沙值班待命,可在各国船舶需要时第一时间提供海事救助服务。未来,中国还将陆续向地区国家提供科研和气象等国际公益服务。
* [- u" k) K+ a9 d& S# Q9 O* |# v5 P
据香港《南华早报》消息,新加坡外长称此协议是一个“里程碑”。/ K! f/ a- a0 P( `4 \
3 D: ^2 A/ J7 E. y. I) Z& [, U+ |" R
4 p3 B) O" g; E- C- L0 L
《南华早报》截图
) M. w: A X4 I9 Q3 y
1 Y$ ?3 ]) ~4 F! m \中国与东盟国家对南海和平与稳定的探索,从东盟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要与中国磋商南海问题开始,已经进行了将近30年。
) q r' c/ E& W4 a9 R
8 A! t" v3 F4 F8 D9 ^+ K) R5 b2002年,中国与东盟十国就《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达成一致。但是,该“宣言”实质上并没有法律约束力,其政治意义实际上大于政策效力。因此,“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落在了其实质效力上,这是否是一个区别于“宣言”、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准则”?
, e7 Y3 f/ ?) p1 g% R' H3 c3 Z4 J$ X; j
澎湃新闻2017年11月的分析文章指出,东南亚的主流观点是希望“准则”具有法律约束力,虽然东盟十国之间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2 k/ p& W7 H, p! n* W
$ K9 ]- t9 m7 G0 I/ @
人民网2015年8月4日的文章分析指出,菲律宾、越南等国执著于“行为准则”且对开展磋商和尽早达成有着十分急切的心理。因为长久以来,菲律宾和越南等东盟国家一直担心中国以对话换时间,对中国以切实的维权行动增强对南海局势的掌控持有担忧心理。对这些国家来说,“行为准则”所具有的法律效力与约束性就是遏制中国在南海开展活动的最大期待。
8 B* h" f; A/ k+ w/ }4 U* b9 V
与菲越等国家类似,美国、日本等域外大国也持有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希望以“行为准则”的约束力来管制中国在南海的举措和维权行动,以期实现这些国家定义的“海洋安全”。$ I/ q7 |! L4 E" Z/ e
- i+ N( Z! }3 k9 `" O% C1 P$ s; A报道称,对于中国来说,“行为准则”应该被赋予更高的内涵。中国应和东南亚国家一道,将协商和沟通的“行为准则”构建为中国-东盟南海海上安全规范和建立相应的对话、沟通平台,在“主权争议”无法获得实质性解决的情况下,以南海海上共同安全规范的重塑,增进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海上安全方面的互信关系,为南海安全维护提供一个适合的制度规范。
9 q) U$ O/ \2 U, F' {5 H
5 p9 x2 z8 f# m0 u) s毕竟,近年来,南海主权争议困扰着周边国家,一些域外国家千方百计通过南海问题来离间中国与东盟关系。1 C* `# J: E+ q; U
2 c/ Y: h; T* @" @7 \4 u首先,周边国家一直在南海主权上与中国存在争议。我国维护南海主权,提出的“九段线”主张,曾遭到周边一些国家的反对。2014年3月,菲律宾向国际仲裁法庭提交长达4000页的诉状,指控中国在南海的九段线违反海洋法公约,宣称菲方对仁爱礁等争议岛屿拥有“唯一主权”。2016年7月12日,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对南海仲裁案做出最终裁决,判菲律宾“胜诉”,并否定了中国主张的“九段线”。当时外交部回应称,所谓南海仲裁庭一开始就是建立在菲律宾违法行为和非法诉求基础上,它的存在不具备合法性,它做的一切裁决都是徒劳的、没有任何效力的。除此之外,越南也曾对“九段线”表示不承认。6 L, S6 q1 [: z# A! |
8 m7 ^6 }( ~! } s7 y# b
此外,一些域外国家也试图干涉南海问题,使中国与东盟在南海上的磋商更加困难。去年8月中国-东盟外长会议期间,美日澳等一些国家却不断重提南海军事化等老调,干扰相关国家解决南海问题的努力。
7 s9 m# z7 X4 z3 v/ c/ M' e$ s$ c; G# K5 \
不过尽管如此,去年的会议还是取得了不小成果。据观察者网此前报道,2017年8月,第50届东盟外长会议暨相关会议结束时,宣布采纳“南海行为准则”框架;再来是8月集会,以框架为依据,讨论行为准则的形式;最后由东盟及中国的领袖在11月的东盟高峰会,宣布正式展开行为准则磋商。
4 r+ j/ Q" o i+ d* `+ W- Q# U- n5 H1 V; w1 N8 ~! m! ^7 q+ s
泰国外交部东盟司司长素里亚1日就表示,此前每个利益攸关方都有它们自己的谈判文本,“双方首次同意就谈判文本达成一致”。这一进程需要时间才能得出结论,行为准则不是解决争端的正式文件,该问题将在双边基础上加以解决。
! r2 \1 r6 n( y9 m
9 M& P' t, C9 U2 c7 v可见,中国在“行为准则”上的观点占了上风。同时,行为准则磋商的不断进展代表着,关于南海形势,东盟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与中国合作维护南海稳定的重要性。
, @3 a. _' A3 C
$ o8 `1 d( Q- q+ i正如王毅2日所说,好比中国与东盟国家建设一所房子,过去,11国家有11个设计方案,现在我们有了统一的设计方案,打好了基础,同时建设起了四梁八柱,下一步我们将进行非常具体的案文磋商,我想只要没有外界的干扰,"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将加速向前推进,事实将证明中国与东盟国家完全有能力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完全有智慧达成一份共同遵守的地区规则
' p4 l8 i3 r2 z2 E- B. f& ]( B)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