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军事] 深藏功与名,中国无人潜艇首次亮相威震四海

[复制链接]
兰儿 发表于 2019-10-3 07: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于无声处听惊雷,大隐隐于市: q! @! ^* \" H3 m
7 Y/ S% g% f3 K
中国水面、空中反介入体系日益完善,对超级大国美国本土的战略打击能力也可以全覆盖2遍后,今后的重点加强方向,其实是在水下。因此今天亮相的无人潜航器,虽然只有2台被拖车展示,但是其意义仍然是相当巨大的。可以说这是一个全新水下作战时代的开始。无人潜航器就像空中的各种无人机更多的代替有人机执行作战任务一样,今后在水下战场,无人潜航器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其战略地位绝不亚于正规的有人高性能潜艇甚至是高性能核潜艇。无人潜航器最早从西方海军中兴起。在这方面美国海军一直居于比较高的技术层次;而俄罗斯海军现在也宣布其核动力的“波塞冬”无人潜艇全球谁也无法防御。谁谁家在这方面长期不声不响,但是第一次公开就是一个超级大料,瀚海狼山认为其技术水平很可能已经在美俄之上!- ^& o, Q6 B$ B' n
2 n3 s* K7 X, w- |* y3 C0 @
无人潜艇最早就是从普通的鱼雷发展而来。不过后来体型越来越大,已经无法再通过鱼雷发射管发射,只能驮在大型有人潜艇的背上做特战用途。不过驮在潜艇背上的特战潜艇有些还能让人员进入到里面操作。而这种人员无法操作,完全智能化的无人潜艇则更加先进。美国海军的无人潜艇、水下滑翔机中的侦查型号,一般尾部都带有细长的光纤。由核潜艇的鱼雷管释放,可以侦查其他大国的核潜艇和航母的母港,刺探重要的声纹型号。但是由于光纤的总长度有限,而且很容易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光纤被中途截断,则这种潜航器就非常容易丢失。谁谁家的渔民在一些特殊海域曾经直接捞到过这类潜航器。光纤的存在和常规动力体制,造成这些无人潜航器的侦查和干扰范围一般都在100海里之内,只有战术价值。而俄罗斯搞的波塞冬,又明显过于笨重。- E8 T/ [0 Y+ }" w+ m0 }9 D
! v$ H/ S' X9 M3 E* H* W2 O+ ]2 F5 i6 s. q
战斗部只能是核弹头,动力也是传统核动力的缩小版。最大限制还是其水下制导、控制体系。只能依靠传统的惯性制导。虽然名义上可以在水下游动上万公里,但是却不可中途变更任务,或通过双向通讯取消任务并安全返回。实际上就相当于水下的洲际导弹。一旦放出去,自己人也没法控制了。而看看谁谁家亮相的无人艇。却明显有卫星数据链装置,这说明已经高度智能化,并且可以随时进行高速信息交换变更任务。看其体量,虽然明显不能有人操作。但其体量仍然足够的大,内部可携带大量先进设备。而且采用双螺旋桨,说明其内部动力体系有两套,可以互为备份。因此可靠性极高。狼山认为采用双动力体系,就是要追求上万海里的长期机动能力,2套动力防止在长时间水下部署期间单机出现故障。其动力核心,很可能是小虎鲸上已经突破的“核电宝”,这样这种无人艇的部署范围和巡航能力就很惊人了。3 K' q1 ^1 Q* L& f8 q5 e! h+ X

: l4 V' S1 t& z8 i8 y! ]' K无人艇最大的用途除了对敌基地的侦查,还可以战略欺骗。比如故意的在水面上露头发射信号,引诱对手的反潜机、反潜水面舰队甚至反潜核潜艇进入设定好的包围圈。而这种无人艇又可以自己瞬间潜入800米以下的水体跑的无影无踪。甚至可以模拟本方核潜艇的声纹,引诱海狼或弗吉尼亚来追击,而追着追着,海狼的艇长一看深度表,哎呀妈呀,怎么追到700米以下了!最后自然也可以客串一把波塞冬,带个大当量氢弹头在水下准备拼命,不过一般不用这种过于简单粗暴的方式
$ Y! I; r8 ?/ r$ l, J, v0 K3 g1 ?0 X& D: T: }% e# K: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ingtian 发表于 2019-10-3 07: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4-11-29 13:52 , Processed in 0.10257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