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已有免疫力的人是否意味着不会再感染新冠病毒?免疫有效周期会是多长?如果病毒发生变异,感染又痊愈的人产生的免疫力还有意义吗?
# l; S% m$ F, e; o, t7 _6 L/ F8 L& [' A8 V B! O4 M. V9 k
1 i& Z @8 q V5 N- H
& y9 J' U" W' _, b" V9 Q; _+ L& E陆蒙吉:北京的研究人员已经做了相关动物实验,感染新冠病毒的猴子在痊愈后,再受到病毒攻击时,抵抗力非常强。从病毒学和免疫学的角度看,假如一个个体能够把病毒控制住,那么他在面对下一次的感染时也一样有控制能力,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能够起作用。这是免疫应答的一个特征。有些病毒感染以后,如乙肝病毒感染和风疹病毒,还会终身免疫。
' |7 w6 v3 C3 y/ D( c! `
+ M8 j* \- T+ M5 f1 \9 q; g/ G+ K6 g
8 F4 a+ L# c; V1 u$ y: W! \: C0 J一般情况下,只有通过感染才能够获得全面的免疫,也就是细胞免疫和抗体免疫。目前对病人对新冠病毒产生的细胞免疫,还没有很好的研究,这是科研急需加强的方向。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疫苗的研究也受到限制。如果不清楚免疫如何控制病毒,也就不知道疫苗应该如何合理设计。! ?: n6 s9 {% X V+ i5 D
* Z& a2 U, A* S7 z) O$ Q; F% ]7 u7 j6 e
9 n9 i. T/ j n: x
& e% M: v. t, r+ @3 q# u' }与自身感染过病毒而产生的免疫力相比,大部分的疫苗产生的免疫反应都比较单一。这是因为疫苗刺激的只是人体部分的免疫反应。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疫苗打了之后,要过一段时间再打再加强,不然获得的免疫力就失去了。此外,一些病毒会发生突变,例如流感,那么就要重新再去打新的疫苗。而人体感染病毒后产生的免疫力对于病毒变异更有抵抗力,一般来说,也是最强最完善的免疫力。% y* s4 z& L7 x5 F5 Z$ G3 Y% s( E6 n' C
/ _7 ?; _) k" ^ l# ^, E! E3 Q. |8 G! t2 o2 d
: m: ]+ q( x# I* f5 C) e0 D9 |
但这不是说疫苗不好,疫苗能够加速免疫系统的启动。如果病毒先感染上呼吸道,它需要时间在上呼吸道复制到一定量,才能够扩散侵入肺部。假如免疫反应能够争取到两天的时间,就能够及时把病毒拦在局部防止扩散。所以无症状的人就是免疫控制比较成功,把病毒感染控制在一个非常低的幅度,没有让它扩散到其他地方去造成伤害。5 J8 F3 I! N y& P# A3 }" Q+ W1 B
3 ^, h1 {; X1 c* n: p: W* |( E3 z
$ f( c h4 W3 U/ H( t, E' l
中国新闻周刊:冈格尔特已有14%的感染率,这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减缓病毒的传播?能够把R0值降低多少?
. h- y# `* V* k T! Q, y9 D2 [1 l7 s
) o2 Q4 j2 }. Q. L
2 ~& F p9 j3 d6 h% m& V陆蒙吉:如果有14%的人群有免疫力,那么病毒传播的成功率就相应下降,现在按照新冠肺炎病毒自然R0值2.5-2.7来算的话,那么冈格尔特的新冠肺炎病毒R0值在2.1-2.3左右。
8 m+ r% A: t& h
( U! Q$ Y$ t0 E8 S
|1 B7 A$ ~* Q, p2 |2 b5 b
. n4 g+ @% J8 \- o群体免疫是目前最可行的一个方案* }3 t4 b% g2 F2 G2 ?0 O, z7 g
8 |: r$ d% m/ ?( f P- k5 k
* s9 |+ J: v7 {. P
7 v D1 ?3 H+ Y& R2 R* M中国新闻周刊:在看到感染率15%的数据后,你发了一条朋友圈,说群体免疫不是梦。一般的群体免疫概念认为,可能得有60%至70%的人具备了免疫力,病毒就无法进一步传播。15%的人产生抗体,距离群体免疫的门槛不应该还远着吗?5 u# ?/ E7 Q0 E( U E+ X
0 j, C" L, B1 e. c$ t: a) M
- @2 Z3 o, o; m4 z0 p) b6 |8 ~- h6 Y3 }. x- x3 O. o) F; O
陆蒙吉:实现群体免疫,最重要的就是看怎样才能达到目标,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如果不惜代价去做,造成大量的死亡,或者从时间上讲,要拖10年才能完成,那就没什么意义。2 F0 C o; _6 Y
; `- V9 V5 y( T B: ~+ {" p
; D9 Z1 D4 i. C( I$ B# Z4 w( [2 V8 L! ~) O
现在看来,即使严格执行社交距离管制措施,新冠病毒还能在差不多6个星期之内,感染当地15%的人。以这样强的传播力,不可避免,很快就会产生一个很大的有免疫力的群体。如果德国五月初再放松管控,病毒传播很可能会更快。
/ c: m( e/ G, w9 ` ?& {2 q2 z
% E& x5 i# R2 J# l; Y6 d6 c9 ~" D' R1 M. q, x
. t% T9 O( f$ S* X& [1 d另外,再看它的杀伤力,从冈格尔特血清检测的数据看,当地的感染死亡率是0.37%,算下来死亡的人数还是很多的。但要动态地看这个问题,我们不会一成不变地让感染死亡率保持在同一水平。8 C' c$ \8 ^7 W6 g( z y
' G) B' m' p! `2 x5 C
8 Q0 q+ W" ?# A. T1 j( K( q) w r v; n2 ]
降低了新冠病毒的杀伤力,实现群体免疫的代价就会降低。这样的话,它的传播速度很快,造成大量没有症状的人群,同时它的杀伤力越来越可控。在这几个前提下,群体免疫当然不是梦。形成群体免疫的速度可能还会很快,并不是遥遥无期。
9 g; F9 D% U) E/ N, c6 C# ^2 C* o+ ]
' G% v$ H5 f1 O1 h2 }, D
, u4 c; a- i1 y2 n中国新闻周刊:你刚才说通过初步的数据,看出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太快,疫苗难以赶上。这是否意味着人类无法等待疫苗,也无法靠人力将病毒封锁,只有群体免疫是目前最可行的一个方案?/ ? F# o; {# k: z' e
; u4 ^. G. e! N" u8 u$ T4 }3 b) s1 l$ f+ |% ~2 \% A
# k. n, @% d" f* d1 y b+ ~
% Q& P! z/ e) m: S7 W" A* o
0 a9 f) a4 P8 i- L1 a' l & \8 P( Y# ?* b8 y2 @3 V: j% }6 T2 R# H
4 ~5 `, U1 D* }1 W% T3 {' M
陆蒙吉:对。拿以往发生过的全球大流行病的情况来说,比如2009年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最早是2009年4月从墨西哥爆发,夏天传播减缓,秋季第二波,到年底到达了传播高峰,席卷了整个美国,也传播到欧洲。刚开始大家也很恐慌,认为这个病毒非常厉害,因为最早的数据是27%的病死率,但随后逐渐发现,当时出现这样的数据是因为大家并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被感染了。最后,甲型H1N1流感致死率大约是0.1%。
. v# m- s, z' R1 E# m" s E+ ~; z9 z" N1 z" @! s8 W! [
0 c: ?% R. S1 ^1 J; o" { y
- Y9 ?# i3 i9 a# a5 h0 O2 E, C" w在甲型H1N1流感传播的后期,许多国家也做了血清学调查,只是大家没太关注。甲型H1N1流感从4月开始传播到年底短短几个月,美国学龄儿童血清调查的检测出来的阳性率是60%。当然,当时各个国家在后期都没有采取太多的管控措施。不过,甲型H1N1流感的R0值估计只有1.2,传播力不如新冠病毒。通过这个数字大家就可以看出,群体免疫的60%阳性率听起来好像很遥远,但对于一个全球大流行的病毒来讲,快的话几个月之内就可以完成。: O& i+ E6 {8 M( q7 {
. N: u2 q$ K5 F) c& z
; ~% M% Y+ l) D9 {, } l2 o
* Z, y2 D3 {9 b/ d德国紧急和公司协商启动了疫苗生产,到2009年年底提供了3千5百万份的疫苗,由于疫情已经过去,大众没有动力去接种,最终因为过期销毁了2千9百万份,花费达5亿欧元。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疫苗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 ]5 h- i2 l. n& K$ T; o
# r% |5 y) Q ]3 o) D$ y% ~1 C) l1 d0 \* u' g9 C; p
' h" x; l" F) m2 [; g. U如果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很快,疫苗最终应该用于高危人群的保护,使他们不受病毒的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