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参考消息
+ x I5 H" \& i( {' I
* T; m0 C* N' |5 I7 M- | 外媒称,曾在20年前搞垮一家英国大银行的尼克·利森目前向中国发出警告。他说,除非中国对股市进行改革,否则早前由他造成的灾难迟早会以更大的规模重演。
6 T9 r G1 n4 x# S7 m0 ]+ b3 l" @1 Z+ I4 x1 M9 o8 N
据《日本时报》网站5月14日报道,1995年,时年28岁的利森担任巴林银行驻新加坡的交易主管。当市场指数大跌后,他试图用未经授权的交易来掩盖自己的损失。当时,新加坡的交易所仍不完善,监管松懈,这些交易才得以进行。最终,利森的损失迅速扩大到14亿美元,从而令世界市场受到震动,并导致一家有200多年历史、连伊丽莎白女王也曾是其客户的老牌银行倒闭。利森最终入狱,他在服刑期间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魔鬼交易员:我如何弄垮巴林银行》一书。- P+ t0 E- G+ e, M, j
9 Z+ O& U- U. g& S 利森现在警告说,另一个亚洲市场发生类似操纵行为的时机已经成熟。现年48岁的利森说:“新加坡当时的问题完全在于,不具备能够处理海量交易的系统。”他说,从这种意义上讲,上世纪90年代的新加坡很像今天的中国。9 o$ V# Z; x% X/ j8 j$ [! C- C
# X( P' M: g/ H7 L2 M0 ?6 [( u: r 正如利森所指出的,中国新推出的股市互联互通计划——该计划旨在连通上海和香港的股市——已经导致该国的繁忙交易变得更加疯狂。在该计划出台后的数天内,交易量就呈爆炸式增长。- d8 v8 N9 w C
. c1 T, o, D: }" L" ~ 令利森感到担忧的是,中国证券市场基础设施或许正在被一大波购买委托指令淹没。股票交易的海量数据与监管机构追踪谁在交易什么股票——以及他们如何交易股票——的能力是脱节的。这为各种各样令人担忧(而且有可能非法)的行为开启了大门。8 Q, p6 l: q' }$ k
# I n% U8 r- h* v3 |5 Q9 c
利森说:“你必须密切跟踪并走在曲线前面,而(监管机构)通常落在后面。在任何出现变化或是需要核实(信息)的地方,都有做出不当行为的可乘之机。”他还说:“任何将要干坏事的人都不是静止不动的,不管是网络犯罪还是金融领域的其他任何违法行为。”$ J" x L, q/ [ E9 x3 W" y# A
% x% K( G6 ~. }& ^1 ?
中国监管机构正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5月12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主席唐家成承诺,证监会关注股份波动的事宜,留意有否违规行为发生。尽管如此,资金流动已经加速到有数以百万计的内地股民都开立了多个户头的程度,因此目前尚不清楚监管机构知不知道将从哪里入手。& p% h( t2 _5 D
& y1 C' f+ I- s 除非北京在国内建立起一个更开放和可预测的金融体系,否则它将总是存在将动荡的可能性输出的风险。
/ c$ t* @/ d/ S" j: e
5 z) c5 {) c/ d 只要中国的金融改革迟迟得不到推行,北京就不应当开辟能够对世界市场构成影响的新渠道。如果中国股市包含在全球指数中,那将允许中国的经济问题外溢,从而影响到其他国家,还将为中国的金融诈骗者提供扩大业务的机会。6 M. t, t, P; K2 b1 z% `0 Q7 r; |
3 `0 V5 P4 P. L& n# M! H) v# g; m9 A! n
中国不应再拖延下去,应立即采取大胆和可信的举措,建立一套透明和可靠的金融体系。否则,正如利森警告的那样,该国股市会比较容易引起世界上“魔鬼交易员”的注意。7 |( J& M' v9 j. T7 g- E7 V
. H/ P# j# H8 J1 ^1 e3 P$ L) @ i; j7 `" ~. x& ]( i3 |+ Q: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