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心存侥幸的华人,借着“低报收入、隐瞒资产”方式,来“诈欺”粮食券补助津贴的违法行为,已经引起政府部门关注,并展开“追讨”行动。, \, K- E- S* U- d: `- g% B. ^
' b) T! P* N" |$ U' S1 I! T' U 协助申请各项社会福利的华人咨询服务处家庭与社区服务部23日表示,近来已有多起华人通过申请粮食券,成功获得补助多年后,被政府稽查发现,领取福利者的实际收入,与申报粮食券时填写金额不符,由于涉嫌造假而被取消粮食券福利的个案日益增加,政府更向提供不实资料者,追讨之前发放多年的粮食券津贴。8 L9 l3 Y) X- p1 }" O
( M( V. i2 U: N, k' ~" V1 f1 e1 k
华咨处家庭与社区服务部指出,一名华男日前拿着一份伊州政府发出的英文信件,到办公室求助,工作人员读后,发现此信是伊州政府向这名华男追讨过去四、五年领取的食物券补助金,信中表明,追讨原因是“申报收入不实,实际收入不符合低收入标准”,要求他缴回曾经按月领取的6000多元食物券补助金。
6 p( b+ Q. _" X1 h B) {
7 T% z2 C2 ]6 p8 F4 {6 y: a 华咨处强调,这并非单一个案,近几个月来,已经有多名华人拿着相同信件到办公室求助,经过初步了解,这些民众都是在申请粮食券时,提供不实收入资料,或隐瞒银行存款,或是没有如实填写名下的房产物业。
. i+ O e2 B$ |- u& s$ K
" j0 z, a3 D6 w# ~3 ~% a4 W 据工作人员表示,从2009年开始,因政府人力吃紧,审核也开始“宽松”,包括不再硬性要求民众出具银行存款明细单,所有资产在填写申请表格时,都让申请者自动申报。这几年,华人申请粮食券等社会福利时,究竟有没有如实申报房产数、车辆年份厂牌与数量等,都是“自由心证”。
, f4 E5 Z, w! w: \
# g% g3 [3 X/ u! Q, w$ \- E 在收入证明方面,由于许多华人在小商家工作,因此只要提出“薪资支票”(pay check),就可作为证明。
+ T6 ~2 S6 T* Z4 k) P( k$ Q/ o/ {" w, p8 u" p
华咨处资深员工说,有人拿了已经签好“老板”名字的空白支票,要求华咨处职员,填上可以符合低收入标准的金额,尽管此举遭工作人员拒绝,但只要申请者出具完整支票,华咨处也无权审核真假,只能要求申请者诚实申报1 [% E! I$ ^, ?. f4 Y6 a( U" x' L7 Y9 V
# H) y. r. P/ {+ q0 s2 w( _, c1 ~
3 s3 Z( _0 A* V' V* }% ?' R
新闻来源: 世界日报2 y% t6 w( r9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