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经多方核实得知,中国将核电站建设作为经济领域的主要政策之一,已初步达成共识。中国政府已决定在2016年开始的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中,以每年6~8座的速度新建核电站,并为引进自主开发的新型核电站将投入共5000亿元资金。
( f: _1 n3 ?' h1 |" G0 ` 上述发展核电的政策来自“十三五规划”草稿,该规划将在2016年的两会上正式定调。3 C+ `% Q9 V* P* B8 E
记者对比发现,与此前的五年计划中每年新建3~5座核电站相比,今后将加快速度:到2020年之前,发电能力将提高至5800万千瓦,增至2014年底的3倍;到“十三五规划”全面落实的2030年,中国预计将有110座以上的核电站投入运行,这一数量超过美国。1 y; W$ S, S7 \% g
核电正在成为中国的新出口支柱产业。10月19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而中英首个核电项目也有望正式签约。: W" B$ y' I$ I, y" H) ~# ?
万亿投资大单
) H. i- C: Q6 a1 P( P4 h0 I “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已是中央的既定方针。+ i m- `; m8 N( B5 r! E4 E: m
尽管内陆核电开启尚无明确的时间表,但核电领域的投资一点也不寂寞,多家央企加入核电的争夺。若按照2万元/千瓦来计算,如果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新增6000万千瓦,直接带动投资将达12000亿元。9 |. m- m, ^' l' d' R9 c
2013年底,一度曾在房地产领域风生水起的华润,已与中核电签订合作意向协议,共建核电站。而三峡集团官网则显示,其已将核电确定为清洁能源的主要业务。除了与核电技术的企业合作外,也有能源企业在积极抢占核电站选址,如华能在江西和黑龙江、中电投和华电在河南完成了选址工作。“内陆核电开启的安全保障已具备。”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研究员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在企业层面,中核集团公司董事长孙勤此前表示,“通过这几年不断的努力,应该说当前已经具备了重启核电站的条件。”' k- l" f- c# P
今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 “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关乎发展与民生”,并将“安全发展核电”写入政府工作报告。4月18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言及核电时他强调,要在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时在东部沿海启动新的核电项目。, z8 K e! w, V8 f
而香港财经评论员梁海明曾告诉记者,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则须增加核电相关设备的大量投入。据测算,按照每千瓦2万元人民币投资额计算,1000万千瓦的核电厂投资就可以达到2000亿元,核电后续需要的技术服务也有几十年。“照此速度,到2020年中国的核电建设预计投资上万亿元。”梁海明说。: m! y3 a+ T: h9 P) f1 {+ b
“旗舰项目”
/ a. l* ~! e& Q0 g% L 在今年,推动核电等技术装备走出国门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在此大背景下,由中核联合中广核共同推出的“华龙一号”,成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代表。9 ^" ?; X- q( z# s2 n
据外交部消息,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19日至23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中英首个核电项目也有望在此期间正式签约。& I6 P4 x( Z# u; O1 x
早在去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会见英国首相卡梅伦时曾透露,双方应该在核电、高铁、高技术、金融等领域打造示范性强的“旗舰项目”。林伯强对此表示,最高决策层的重要指示,明确了自上而下推动核电发展的强烈意愿。
+ S$ d5 s3 i5 [( E( U2 s 今年2月26日,中国与阿根廷签署了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中核集团作为授权企业,意味着“华龙一号”已成功出口。孙勤对此表示,“华龙一号”具备了走出国门的诸多优势,除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其安全性已经过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安全审查,还有性价比较高。“走出国门,核电不亚于高铁。”林伯强说。" B* w% s. g- e+ E0 p' T) d
另据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司司长刘永德介绍,中国的核电技术已走在全球前列,成为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广核研发部总工程师郑华也称,“华龙一号”将参与下一代英国核电的市场开发。事实上,对“华龙一号”感兴趣的国家还有很多,包括孟加拉国、泰国、印尼等。记者致电中广核得到印证,该公司已向多个国家推销“华龙一号”。
6 Z" T! |, L* Y 谨慎开启内陆核电
+ J* n: {6 t) }2 L. d0 t 国内开启内陆核电的争议至今不断。
3 {& h8 k) V$ F2 a* \# a “十二五期间,允许开展前期准备的内陆核电项目,最快也要 ‘十三五’才能开工建设。”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的一位官员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位核电企业的人士告诉记者,“‘十二五’不开启内陆核电,但没有说‘十三五’也不放开内陆核电站。” 记者调查发现,争建内陆核电的潜流暗涌不是一天两天了,争做的省份包括江西、湖南、安徽、山西等。
3 ^8 X6 G$ A3 r8 m" f! \4 D1 c0 p4 p 但在公开场合官方对内陆核电的态度却依旧谨慎。5 u5 F5 j( r/ E5 {3 r
记者采访能源部门得到的消息是,尽管核能行业协会与中国工程院的调研均支持上马内陆核电,但未来内陆核电上马的规模并不大。因为,目前,列入由国务院通过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包括9个扩建厂址、18个新建厂址及20多个重点论证厂址。2012年核电重启之后,新开工的如田湾、红沿河、福清等项目,均出自规划中列入的扩建厂址。
" M) l) _/ o8 o/ Q- j' w 照此规划,到“十三五”末期,全国核电的总规模将达到在运与在建共8800万千瓦的规模。这意味着,目前储备的扩建厂址和新的沿海厂址已经能够满足“十三五”的建设需求。现实的情况是,在沿海新的AP1000项目无一核准的情况下,内陆核电更无可能率先开闸。即便“华龙一号”实现了沿海项目的突破,但“华龙一号”今年刚开工要批量化也还需要一段时间。照此,高层对核电的谨慎决策是,“十三五”期间内陆核电并不会大规模上马
4 U5 S! N6 V4 _# r" T8 Y4 ?
4 J4 V/ q6 N7 o6 \/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