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上周(26日)一度突破50美元大关,创下7个月来新高,部分人开始担忧,油价弹得这么快,恐会有业者再次扩產,然而却有分析师戳破美国页岩油业盲点,认为以债养债的模式难以维持营运,即使不產油也能靠炒地皮赚钱,犹如一场庞氏骗局。 O' p8 e6 m/ k. t. I# T- W
( s) i% l; ?, a. h1 r+ @ 据Haynes & Boone公布的调查显示,2015年初迄今北美上市石油与天然气企业已有63家宣告破產、总负债金额高达225亿美元;能源业者Tom Ward日前接受《CNBC》专访表示,油价回到50美元,半数页岩油厂商仍无法存活,因为手边的现金不够,还得倒贴,每桶弹升到75美元,才能打平相关 扩產支出等费用,促使他们重返市场。
% @ N# C! h( Q# X+ T3 s" R$ m7 N# H9 b& t. Z" y0 h7 q& i5 a
《鉅亨网》报导,资深分析师Gavin Wendt认为,美国页岩油產业仰赖联准会(Fed)的廉价资金,加上掮客大量注资,钻探商原油產量不多,可是拜名下拥有大批土地之赐,反倒像炒地皮的房 地產业者,因此造就出身价不斐的油商,所以说页岩油宛如一场庞氏骗局一点也为过。
3 Z& `3 n# H( B8 S, `+ N/ N" R& _, U. d+ h( g
虽然石油分析师Dominic Haywood不认同庞氏骗局的说法,但他不讳言,页岩油风光时,坐拥大笔土地的页岩油商身家跟着暴涨,一旦油价崩跌,土地价值缩水,马上遭银行放款雨天 收伞。Haywood忧心表示,页岩油业者在缺乏现金流的情形下,只靠发债维持营运,此种以债养债的方式,只是延缓债务压力,难以让企业永续经营。
$ P" t( w( \7 \+ c
) ]% ^ t6 {: `) l* B1 \ 儘管油价从2月中旬的26美元低点展开强力反弹,上周触及50美元,短短3个月狂飙逾9成,但多数能源业者两手空空,且银行紧抽银根,5字头的油价仍是杯水车薪,救不了营运岌岌可危的页岩油商' R p, G3 z V7 [. L: t' c
" f- {. a; Q4 b R7 b R,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