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2月8日刊登题为《与中国的“新冷战”被夸大了,这是原因》的文章,作者是美国波士顿大学助理教授乔舒亚·希弗林森。全文摘编如下:
9 j/ S2 A7 n I, J
% P# x6 c4 i" a2 k/ R; w( O中美之间的一场“新冷战”迫在眉睫——或已经出现?许多分析家称,中美两国正走向类似于上个世纪美苏之间的那种对抗。
& T( v2 N; D, C- D" \3 S; K6 _
1 Q7 s' a- z' s: d6 w0 e# k9 j9 H7 M/ j# f! b
" ]& C& P8 O. d2 n' W
不过这种担心有些言过其实。以下有四条主要理由。& C5 t( Y4 a. d8 x# {' `
0 x" K2 k: ] I9 o
一、两种关系的历史背景大相径庭9 y0 f' P) l2 |5 ^6 V1 F- z4 A3 W
0 _- x& O6 m9 ]. ~8 X
冷战开始时,美苏关系极为脆弱,两国几乎没有有意义的外交、经济或机构联系。' d* p* l1 z+ k% z6 g% @; Q1 c
- N5 h; c8 u; k. x3 p; c8 x; k
中美之间的情况则大不相同。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两国的外交互动、机构联系和经济往来都急剧增加。诚然,过去十年存在关系紧张,但这些都是在总体上合作的背景下发生的。
' n" r8 z( s: Y5 [" a& i
& s0 @, z7 p7 L3 g8 _! Y7 V$ N7 ~二、地理和大国核态势表明东亚比冷战时期的欧洲更加稳定. f' h/ g' L0 e/ w" N2 f1 I/ S
# n% b! r+ r; B/ X2 O4 |- \激烈的军备竞赛、核态势和危机形成了冷战,尤其是在欧洲大陆。, M5 k# _1 [4 ~* M; f' A
( e2 {* ^# O9 k( C% w
如今,中美两国的核态势不那么具有威胁性:两国的武器库远远没有冷战时期美苏武器库的规模大,范围也没那么广,而且都保持在较低的警戒状态。至于地理方面,东亚地区还未出现类似于冷战时期欧洲的那种紧张局势。! L4 d+ y- v/ V2 s- N! O3 |5 o
& K; ?; I: b: ?+ ]
j0 _' U. c9 B4 _5 e
5 P6 l) s2 f3 L) b三、冷战只有两个大国
$ [( p- f, G2 B2 ~, U+ Y% ]
# ]- o+ O6 M. w3 u& q3 X. L- e冷战发生在一个两极世界。2019年,我们是否又回到两极世界,这一点现在还不清楚。大多数分析家认为,其他一些国家将在东亚安全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譬如,俄罗斯仍受益于过去的军事投入,印度在经济和军事上正在发展,而日本正在开始建设能力强大的军事力量,同时其经济实力仍然不可小觑。即便这些国家现在没有中美两国强大,但他们的存在也使得外交安排比美苏竞争时期更加易变,安全关切更加广泛。
" q% N7 ]4 O% M$ G/ a$ l3 i+ l$ i
1 }) {$ s* x6 \" G ^0 P2 R' I0 T四、意识形态在中美关系中作用不大
. K$ T2 l- F/ l+ q
' Y* X# ]$ y8 I5 B' M( G+ z# u不可否认,中美之间存在着关系紧张。然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并非是一场“新冷战”,而是1945年前大国政治形式的一种回归。是什么东西变了?简言之,美国不再拥有冷战刚刚过后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那种地位。) O4 Y3 F$ w1 m5 r* e- m
0 J6 A; `# \% f. \5 m |